美國政府財政壓力升溫、聯準會降息壓力加大,投資人憂心「財政主導」模式將重演,通膨與美元疲弱成市場焦點。
隨著美國政府赤字急遽膨脹,總統川普明確要求聯準會(Fed)降息以降低政府債務利息支出,不僅挑戰了Fed長期堅守的獨立性,也激化了市場對「財政主導」(fiscal dominance)重演的擔憂。根據最新國會通過的預算案,未來幾年聯邦負債將再添數兆美元,全年利息支出勢必大幅增加,而川普政府則將降息列為核心政策武器,期望以低借貸成本支撐巨額財政需求。
Fed再度被要求為政府融資提供便利,市場回想起二戰後Fed配合政府壓低利率的年代。根據Manulife投資管理首席投資官Nate Thooft分析,當行政當局要求低利率,有助於支撐債務,但也提高了通膨波動與貨幣貶值的風險。近期通膨雖降至2.6%,但仍高於Fed設下的2%目標。川普甚至強調,若Fed降息3個百分點,每年可替美國省下1兆美元利息支出。Fed主席Jerome Powell雖多次強調央行不因政府債務制定政策,但外界普遍押注9月Fed將啟動降息。
美元今年對主要貨幣指數已下滑10%,美債長期殖利率則居高不下,反映市場投資人擔憂通膨與貨幣價值削弱風險。美國名目GDP增速雖達5.02%,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逼近經濟成長率,根據多家國際投行評估,若利率超過GDP成長幅度,負債比重將無法控制,進而拖累財政可持續性。
報告亦指出,Fed與國會的政策分工正逐漸模糊,聯準會清楚表態專注控管通膨,但當赤字與債務高企,市場勢將面臨利率、通膨與美元的高度波動。歷史上,德國1920年代與阿根廷1980-2000年代屢次因財政主導而陷入惡性通膨危機,土耳其近年低利壓力也引爆貨幣危機。
目前投資人普遍對長債持悲觀態度,尤其在美國財政擴張可能持續,通膨風險增溫,資本市場隨時可能再現動盪。專家分析,即使短期降息能降低負債壓力,但若長期經濟或實質成長難以跟上,Fed的貨幣政策將陷入治理通膨和政府融資衝突的困境。展望未來,Fed獨立性是否受侵蝕,以及美國財政紀律何時能重拾,已是全球投資人和銀行業高度關注的風險指標。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