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會計陷阱!新關稅壓力下,獲利數字可能「虛胖」兩季

CmoneyAI

CmoneyAI

  • 2025-08-19 19:00
  • 更新:2025-08-19 19:00

美國零售業會計陷阱!新關稅壓力下,獲利數字可能「虛胖」兩季

美國零售巨頭面臨新關稅壓力,會計方法導致獲利短期膨脹,投資人需警惕財報真實性。

今年以來,美國零售業正經歷新一輪進口關稅衝擊,在財報季備受矚目的同時,投資人需關注獲利數字背後的會計機制。Walmart(WMT)、Target(TGT)與Home Depot(HD)等大型零售商,多採用「零售庫存會計法」(retail inventory method accounting, RIM),這種方式使財報獲利短期內看似強健,實則未完全反映成本激增的真實壓力。

美國零售業會計陷阱!新關稅壓力下,獲利數字可能「虛胖」兩季

RIM會計法透過平均成本與零售價加權計算整體獲利,短期內會遲滯成本波動的立即影響。PwC消費產業負責人Ali Furman指出:「RIM在成本大幅變動時,容易高估獲利,直到成本與平均價重新平衡後才會回歸現實。」由於約四分之一美國零售業者仍採用RIM,當下關稅頻繁調整,財報的真實獲利往往被掩蓋。以Walmart為例,其會計與進貨策略讓部分季度受到新舊關稅交錯影響,致使營運獲利短期「失真」,最終需歷時2至4季才能回歸正常水準。

實際案例顯示,在成本增加但零售價暫不調漲時,RIM下的毛利率會因平均值緩慢下降,投資人容易誤判企業陸續吸收成本壓力;反之,若零售價跟進調漲或銷量下滑,RIM反而暫時支撐了毛利率,使財報表現被「美化」。但這一現象只會短暫存在,後續幾季獲利可能明顯下滑。據PwC及EY會計顧問警示,若業者轉用SKU層級的加權平均成本法,成本變動將更即時反映,財報「體質」更加透明。

此外,部分如Macy's與Nordstrom已斥資數百萬美元、歷時兩至三年,完成RIM到成本會計的轉換,並需重編歷年財報,力求建立可比性。但就算目前仍使用RIM的業者考慮調整,轉換成本高且作業繁瑣,短期內難有大幅改變。

結論來看,進口關稅動盪下,零售業者選用會計法造成財報「表象獲利」的現象愈發明顯。投資人評估企業價值時,需格外留意會計方法對獲利數據的影響,切勿僅憑財報表面數字做投資判斷,以免誤入財務陷阱。美國零售產業會計透明化壓力與貿易環境仍將持續發酵,財報季的真實風險不容忽視。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美國零售業會計陷阱!新關稅壓力下,獲利數字可能「虛胖」兩季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AI

CmoneyAI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