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蘋果的保護,股票就能安穩成長?別再被「蘋概股」騙啦!不注意...小心踩雷,眼睛業障重阿

霜劍投資團隊

霜劍投資團隊

  • 2016-08-24 14:32
  • 更新:2018-07-25 20:05

有大蘋果的保護,股票就能安穩成長?別再被「蘋概股」騙啦!不注意...小心踩雷,眼睛業障重阿

(圖/shutterstock)

 

 

 

這幾年有個感觸,

投資股市的方式千百種,

但要在開始的立足點站穩,

對於公司營運的商業模式最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才不會在解讀訊息上造成-短線看成長線,

短期利空當成利多等錯誤。

因此,

本群組未來一系列的紀錄是我們的觀察與成長的過程。

今天就以個案的方式;

來為大家做解說、

一起接著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大集團入主就是保證班?

以 勁永(6145) 為例

勁永國際(6145) 成立於1997 年 12 月 31 日,

初期以生產記憶體模組(DRAM Module)為主,

在正崴 2010 年入主後,

營運大幅轉型,

淡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模組市場,

轉為經營蘋果(Apple)產品專賣店,

同時專攻耳機、行動電源、雙用隨身碟等行動週邊產品市場。

 

 

 

正崴旗下勁永轉型2012/06/28

記憶體模組廠勁永併入正崴集團後,

因應過去 2011 年記憶體產業環境不佳,

勁永先縮小營運規模,

以防止記憶體跌價產生的庫存損失,

單月營收從過去新台幣 10 多億元

縮小至單月 2 億~ 3 億元出頭;再者,

勁永也降低標準化記憶體的規模,

轉型朝高附加價值記憶體產品布局。

然後 2012 年 3 月底在正崴集團牽線下,

以勁永名義買下香港經營蘋果(Apple)專賣店

DG Lifestyle 中旋實業 100% 股權,

市場解讀正崴是在幫勁永做轉型,

藉由蘋果專賣店的營收擴大勁永規模,

並獲得較穩定的獲利模式,

預計整體購併案在 2012 年第 3 季可陸續展現效應,

但實際完全合併要到 2013 年。

 

 

當時 DG Lifestyle

是香港規模頗大的蘋果專賣店

其成立於1994 年,從1999 年開始經營蘋果授權專賣店,

在香港有 11 家分店、澳門 1 家,

1 年營收約 30 億港元(約3.8億美元),獲利約 1 億港元。

由以上報導得知,勁永想轉型作成電子通路,

確實也買下當初年獲利利約 1 億港元(約 4 億台幣)的好公司。

若以當時的股本(增資至 32.55 億元)每股都還有 1 元多的水準。

但翻閱這幾年來的成績,可說是每況愈下,

2014 年中旋實業貢獻獲利 2.8 億元、

2015 年貢獻獲利 1.7 億元、

2016 年上半年居然變成虧損 1700 萬元。

目前勁永的 85% 營收來自 APPLE 的通路,

結果應該是賺錢的今年也轉成賠錢,

不知道是蘋果的生意不好做,

還是香港的環境越來越差?

 

 

回到商業模式的觀察

一般來說,所謂的通路賺的是最後一哩的上架費用,

雖然利潤薄,但只要地點好或者交貨快速,

衝高規模也是可以獲利。

在台股中例如 大聯大(3702) 至上(8112)

等國際IC零組件通路商,因營收規模擴大,

提高管理水準拉高獲利,

或者國內 燦坤(2430)順發(6154)

雖然固守國內市場但至少維持營收規模。

重點就在於營收規模或市佔率,

因通路業者固定成本費用高,

一旦營收大幅衰退,獲利的減幅會更為驚人。

由過去一年的走勢可以觀察到,

勁永(6145) 幾乎都貼在 12 元上下的區間浮動,

大盤兩次大幅反彈,連動的幅度越來越小,

對應財報不難發現越來越弱。

以地區通路的性質而言,

營收規模的縮小是十分值得警惕的,

如果無法以當初取得香港等地代理權擴展其他地區,

也沒有在記憶體模組品牌耕耘出一定的成績,

這樣的公司建議不需太過於著墨。

 

 


 

誰說有大集團的照顧、

就可以穩定成長獲利呢?

趕緊看看手中的股票吧!

 

以上論述僅提供參考!! 

堅持原則,克服心魔,順勢操作!!

 

本文由 霜劍投資團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霜劍投資團隊

霜劍投資團隊

財金部落客 http://blog.xuite.net/cobyj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