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畢業潮過後,
就是求職季的到來
我想很多畢業生
仍舊在找工作的職海裡徘徊
對於這個問題
前兩天我看了一本書
朝井遼的《何者》
表面上,這是一本探討
應屆畢業生,
驟然面對求職壓力
以及網路社群興起的趨勢,
兩相交會後對每個人的生活
與同儕關係所造成的影響。
我想各位畢業生,
甚至已經畢業幾年
仍舊找不倒穩定工作的人
應該都曾有這樣的疑問和感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同儕都有工作了,
那...自己呢?
無論科技如何進步,
所有問題的核心
依舊回到「人」的身上。
當周遭的朋友
比自己更快取得求職內定通知,
當已然鬧翻的伙伴
依舊獨自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
自己又該怎麼面對
一事無成的我
──這個既不能堅持理想,
又無法完成必須做的事情
──「糟透了」的自己?
求職讓你感到痛苦嗎?
書中的隆良,
用的是不斷強調追求
與實現自己夢想的重要,
求職只是一群人
為了不是自己夢想
而前進的愚蠢行為,
奮力的誇大自己對於夢想的努力,
企圖讓自己相信,
求職失敗只是實現夢想
必須放棄的機會成本。
希望看到別人的失敗,
讓自己好過一些?
拓人則是努力扮演
一個冷眼的旁觀者角色,
藉由抽離與超然的立場,
來淡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挫敗,
同時藉由吸收他人失敗的行為,
作為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
天真的以為,
總有一天,
這個世界會像他觀察別人一樣,
注意到這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網路社群,
成了逃避失敗的好去處
虛擬的網路社群,
剛好提供了逃避真實的最佳溫床,
隆良的主帳號,
充滿了自己對理想無比的信心
與實際的行動,
讓自己與他人看了都以為,
這是一個快樂朝夢想前進
的人生勝利組。
拓人則忠實的分享
朋友的快樂與成就,
彷彿自己也衷心的為他們感到高興。
同時開幾個帳號,
精神分裂般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但,隆良的隱帳號
卻寫著自己一次次求職的失敗,
以及對看不見理想實現的徬徨;
拓人則在隱帳號裡
放肆的批評著一切,
從朋友招待時使用的嶄新家具
(做作的表現),
到每月一次的戲劇公演
(不用看就知道
是個沒有水準的戲劇表演),
朋友所做的一切
都是那麼的虛假與幼稚!
這樣惡意的宣洩與不安的自白,
如同真實之影,
靜靜躲在 0 與 1
所構築的網路世界中。
面對自己的不足,
你是否有足夠的勇氣
承認它、改善它?
所幸,
並非所有人都像這樣
一分為二虛假的度日;
有願意承認自己「糟透了」,
卻仍願意帶著這樣的自己,
繼續朝著未來勇往直前的理香;
有願意誠實面對情感,
縱使實現的機率很低,
依舊願意賭上未來的光太郎;
更有勇於承擔家中
無法拋棄的責任,
自願放棄已經取得
內定錄取工作機會的瑞月。
縱然不是每個人
都能實現夢想,至少,
誠實的發現自己的不足,
接受現實給予的限制與挑戰,
然後懷抱著勇氣真誠的活著。
不要為了逃避現實,
沉迷虛擬世界,
再也出不來了!
網路的隱蔽
讓許多人為之掏心掏肺,
然而,便利的搜尋
更容易讓欲藏於影的秘密,
成為自己不知道的公開訊息。
無論身處真實或者數位的世界,
每個人都能選擇
要掛上面具成為假面超人,
還是踏實而真誠的生活,
何著才是最適方向?
可能只有「遜斃了」的自己
才有能力回答。
現實,不會因為
你不去面對它就有所改善~
別讓網路社群
成為失敗者的溫床!
本文由 Dolin66的部屋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