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小孩子並不需要 母愛,
他需要的是...
東方社會中,
母愛及親情有者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只要搬出「母愛」的神主牌,
任何人事物都要退避三舍,
只因為「母愛」是無私的、
是辛苦的、是不求回報的;
但,各位父母們可曾問過,
這「母愛」可是小孩需要的?
如果不是..
那小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
趕快繼續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父母辛苦的陪伴
往往得不到小孩子正面的回應
「直升機父母」是台灣社會的一種代表,
父母的生活以小孩為重心繞阿繞,
擔心小孩出門被綁架、
擔心小孩在學校被霸凌或交到壞朋友、
擔心小孩自己亂買不營養的東西吃、
擔心小孩「輸在起跑點」,
於是基於「愛護」的前提,
主動幫小孩排滿行程並親自跟隨,
這樣辛苦的陪伴往往得不到正面的回應,
父母此時要不抱怨孩子
難教難管不懂體會父母的辛勞,
不然就自怨自哀陷入悔恨的深淵。
於是家庭陷入越忙越累且越不開心的惡性循環,
直升機無法將孩子帶向父母想要的榮耀,
卻捲起整個家庭的埋怨、
不合與生疏,四散飄揚。
小孩子需要的是:
給予他們探索世界的正確鑰匙
父母當然都懂得比小孩多,
自然希望小孩將來別再走冤枉路;
但社會永遠在進步,
適用過去的準則未必符合未來,
放手讓小孩儘早擁有
嘗試的勇氣及面對失敗的經驗,
才是給予小孩探索世界的正確鑰匙;
尊重每個小孩的差異性,
用陪伴代替指導,用聆聽取代說教,
才能聽到小孩真正的心聲,
知道小孩真正的需要。
東方教育:
分數 及 學歷 才是唯一
另一種東方教育的典型,
是將小孩視為父母成就的延伸,
為了不能輸,小孩必須依照父母的設定,
達成該有的成就,
其他的事情小孩不需要知道
也不用浪費時間去嘗試,
於是大考指考成了義務教育唯一的目標,
小孩不會洗碗、做家事、買東西都不要緊,
分數及學歷才是唯一的戰場;
但父母能當小孩一輩子的溫室?
父母最該學會的是:
尊重每個小孩
陪伴他們找到想要前進的方向
勇於放手讓他們摸索自己的人生。
小孩真正獨立自主時,
聯考分數重要還是買東西殺價的能力有用?
打工中學會應對進退的能力重要,
還是正確解出拋物線頂點座標有用?
明明父母大多走過這樣荒謬的過程,
卻執意在孩子身上重複,
若真想成為孩子的朋友,
請父母先想想自己會去翻朋友的日記?
會干涉朋友的交友情形?
還是要求朋友一定要去學鋼琴?
東方父母最該學會的,
是尊重每個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
陪伴小孩找出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
是勇於放手讓小孩去摸索自己的人生。
本文由 Dolin66的部屋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CMoney理財寶 有Line官方帳號了 !!
搶先訂閱 最新理財訊息,
歡迎 加我們為好友 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