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停留在追價/追突破/追量能的策略嗎?
兩年前的我會跟你說絕對可以!而且可能還會大賺!
但如果現在還在用這一套,我只能說可能會"很辛苦"
週一的直播課我們準備談論非常多東西!記得準時入場~
1.盤面結論
加權指數:收14705.43成交量約1974億。
櫃買指數:收188.14成交量約697億。
💰法人買賣金額💰
外資:+61.50億
投信:+0.47億
自營商:-11.05億
三大法人:+50.98億
外資台指期淨未平倉(口):9004
外資台指期淨未平倉增減(口):+2674
散戶小台淨未平倉(口):-6054
散戶小台淨未平倉增減(口):-9521
全市場PUT/CALL:95.70%
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下午30.62元
上市:🇼🇼漲停06家🇼🇼跌停01家🇼🇼上漲493家🇼🇼下跌384家🇼🇼
上櫃:🇼🇼漲停10家🇼🇼跌停02家🇼🇼上漲326家🇼🇼下跌414家🇼🇼
2.市場焦點
2.1.電子股成交比重59.39%;半導體+2.05%,金融股+0.38%,鋼鐵股+0.29%,航運股+1.99%,生技醫療+1.32%。
2.2.台股重回月線收盤大漲152點但成交量能不足2000億,週K收黑但仍守5MA。
櫃買指數終場收漲0.29點成交量能量未足700億。週K收黑漲勢結束,今日漲停家數僅23家。
2.3.美元近來走勢疲軟,多半是因為我們接近緊縮周期尾聲,而確切的結束時間將決定美元的表現。
2.4.國際油價跌破每桶 80 美元,為爆發俄烏戰爭以來首見,市場擔心經濟放緩對全球能源需求的影響。
但對緩解民眾通膨壓力效果有限。原因在於今年冬季美國取暖費用估上漲雙位數百分比,其中取暖用油支出恐年增45%。
國際油價持續走低,第四季已較今年頂峰價位下跌4成。顯示石化產業的疲弱將會持續到2023年,擴大為上下游產業鏈業庫存去化難題及投資動能降低,估計會衝擊到明年台灣GDP年增率。
2.5.美債殖利率倒掛陰霾揮之不去,可能是美國景氣衰退的訊號,法人預估明年台股仍可能再次測底;惟12月年底資金行情仍在,可望由內資主導,投信、集團及政府基金「三資作帳」行情可期。
2.6.美國8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目前無過熱現象,有望讓聯準會放緩升息步伐。
2.7.展望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正熱太陽能需求大,目前產能滿載,多家台廠業者訂單能見度更是直達明年中,上半年可望維持滿載生產。政府未計算進口模組的問題,而且全球升息以及人力成本上漲,都造成整體建置成本維持高檔,業者呼籲政府將太陽光電躉購費率應反過來調升2%~3%,以維持台灣綠能產業的長期發展。
2.8.中鋼預計本月中旬開出明年第一季內銷盤價,開盤前韓國浦報台熱軋每公噸率先喊漲,每公噸漲價20美元,越南河靜鋼2月盤價也蠢蠢欲動為低迷的鋼市打了一劑強心針。
2.9.近十年來電子貨架標籤累積出貨9億片,單今年就新增3億片。全球電子貨架標籤數量60億片,現在滲透率才10%,後疫情時代美國零售通路也開始導入,未來成長會更大。
2.10.金管會公布有關期貨商管理規則修正,將現行提列特別盈餘公積超過實收資本額50%,超過部分二分之一可用來充作資本,修正為超過25%後即可全部充作資本,預告已完成,且預告期間外界無意見在近期發布施行後,有五家期貨商最快明年即可以收回特別盈餘公積,發放股票股利。
2.11.衝刺淨零碳排,行政院會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包含未來新建築物屋頂應設置太陽光電,離岸風電設置範圍也擴大,不再限於領海。
2.12.加拿大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調高2碼到4.25%,創下近15年最高水準。由於經濟成長可望放緩加上物價壓力出現緩和,這波激進升息循環可能近尾聲。
2.13.市場投資人對能源價格與通膨的擔憂緩解,預期升息即將減速,帶動歐股從低谷復甦,本季以來歐股指標Euro Stoxx 50指數已飆漲18%,有望寫下2009年以來最佳單季表現。
2.14.生醫業者樂觀看待醫療法投資法規的新突破,並展開布局卡位。包括台大、長庚、北醫、中國附醫、榮總、義大、彰基等業者,因積極育成小金雞的醫院,最有機會擴大投資力度,且除了台灣市場末來有望前進東協。
2.15.為達成2050淨零,經濟部希望再次推動節能設備汰換補助,並已將相關預算送立院審議,規劃明年(2023)編列20億協助民間700萬台汰換老舊冷氣與電冰箱,暫定每台補助3,000元,另商業服務業汰換節能設備10億元,總計30億元。相關補助待立法院通過後,民間節能補助追溯到明年元旦起算;另商業補助是新制度,因此從3月開始申請不回溯。
2.16.旺季效益發威,汽車零件族群多家營收表現亮麗,甚至已超越去年全年,後疫情時代接單成長,2023營運可期。
2.17.看準全球節能減碳意識,歐美市場持續以政策推動自行車代步通勤趨勢,帶動高單價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強勁成長。
2.18.受惠蘋果iPhone新機備貨需求帶動蘋系供應鏈拉貨動能,推升第三季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產值季增6.0%達352.05億美元,但全球總經疲弱、高通膨及中國大陸防疫政策持續衝擊消費市場信心,下半年旺季不旺,延遲庫存去化,使客戶對晶圓代工業者訂單修正幅度加深,預期第四季營收將因此下跌,結束過去兩年晶圓代工產業逐季成長的盛況。
2.19.加密貨幣崩盤及交易所倒閉噩耗頻傳,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帕內塔(Fabio Panetta)指出,加密資產已成「一代泡沫」,凸顯出對該市場嚴加監管及加強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2.20.下週13日美國將公布11月的核心CPI指數,15日將公布利率決議。
2.21.台灣機械工業公會與外貿協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預計2023年3月6日~11日將舉行,南港展覽一、二館及台北世貿一館…等三展館,展出的內容涵蓋金屬加工完整生產體系,從金屬切削、金屬成型工具機、關鍵零組件至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等。
3.族群動向
3.1.美股連跌數日後終於轉漲,台積電也跳小高開出,終盤站上5日線收漲10元約2%。半導體族群也跳漲成為今日漲幅第一名。
世芯一KY、矽力一KY、創意、聯發科、M31、力旺、譜瑞一KY、聯電…等亦有2-4%漲幅。力智、大立光、信驊、鈊象、AES一KY、環球晶…等收盤皆墨。
權值股、高價股、指標性個股的走勢對族群個股很重要。留意獲利了結賣壓。
3.2.矽智材IP股11月營收佳,推動股價再進攻,M31、晶心科、力旺、創意、世芯一KY…等皆有3%以上漲幅。
3.3.為呼應淨零轉型政策釋出再生能源潛能場域,行政院會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未來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的建築物,屋頂應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引爆太陽能國內需求商機。達能、茂迪、新晶漲停至收盤,元晶、聯合再生、太極…等股價亦有3-7%的漲幅。
3.4.年底藥證、解盲題材滿天飛,生技族群股價表現仍然強勢,雃博漲停鎖死,中化、南光、寶齡富錦、美時、生達、中裕、達爾膚、醫揚、健喬…等皆有4-7%的漲幅。
3.5. 2022年倒數計時,邊境解封後出國旅遊人潮明顯暴增,受疫情衝擊影響甚鉅的旅遊業營運喜迎復甦。五福、聯發國際、揚素、漢來美食、燦星旅、天蔥…等皆有2-9%的漲幅。
3.6.貨櫃海運市場現貨運價仍持續下跌,但在船商加大力度控艙護價下控艙效應逐步生效,慧洋一KY、四維航、陽明、裕民、達信、長榮、萬海…等亦有近3%的漲幅。
3.7.中國解封在即有望帶動需求回升,台聚集團的華夏漲停至收盤,台達化、亞聚、台聚…等亦有表現。
3.8.年底集團作帳行情即將開跑,華新集團、國巨集團、鴻海集團,可留意集團個股業績和技術面是否同強。
3.9.台股今日漲3%以上的家數僅89家,部份族群出現同漲,選股能力是最大的考驗。
🕵️♂️以下為【主力大|全方位籌碼揭密APP】VIP文章

🔥看過市面上近20種選股APP,所以我會希望給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至少可以讓你找的到人
✅知道怎麼用怎麼篩
✅完整的交易邏輯
✅因為"選股"只是交易的其中一小部分
✅更多的是交易心法和觀念
目的是讓自己的交易越來越全面與完整
一起繼續加油吧!
我要成為VIP:https://cmy.tw/00AFpY
成為VIP後請到內容專區>觀看使用教學
有不懂的地方歡迎在聊天室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