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優於別人並不是真正的高貴,
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海明威的這句話,對我來說,是競爭的真義。
「為什麼他今年可以升官,我哪裡做得比他差?」
「為什麼他可以上台報告,我哪裡比不上?」
「為什麼他做什麼都好,老闆就是偏心!」
常常和同事討論手上案子的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質疑。
時時刻刻在和其他同事們比較,深怕自己沒跟上,
又或是要用他人的落後來顯示自己的進步。
分分秒秒注意別人的進度,擔心自己晚一點升官,
又或是默默探聽加薪的幅度。
隨時隨地的搶著上台,爭著舞台,
拚著把聚光燈緊握不放,深怕沒人知道自己的努力和進度。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排名真的是最重要的嗎?
我記得小時候,每天到學校開始就是考試,
大考小考,各個科目接連不斷。
一學期幾次模擬考照分數按排名出榜單,
每次段考成績出來,還會按照名次排位子。
同學之間似乎就被貼了個標籤,
背著你當次的考試名次過活,
加上家長們也會互相比較,
我們好像就每天不斷的被排序。
數學考試排一次、英文演講排一次、
體育賽跑排一次、歌唱比賽排一次。
總覺得被這些排序追著走 一輪一輪的比不完,
這在華人的文化中,
好像是一件躲不掉的事情。
我二○○三年剛到中國的時候,
公司有位同事是當年聯考浙江省的狀元。
第一次見面就問我:
「妳在台灣是排名第幾呀?」
我當時還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之後在工作上,他每天和大家比著,看誰最快把產品上市,
看誰最有效率把工作做完,
每個月和大家比較市場占有率的增長,
看誰最早把月報發出來。
他只要一經過我們的座位,大家都被他搞得緊張兮兮。
有一天,我們開團隊會議,
行銷總監在會議上就直接對大家說:
「各位, 在這裡大家都很優秀,
我希望你們不要花時間在內部的競爭比較中。
如果你們在同一個品類,你的市場占有率漲了,
但是整個品類衰退,你的生意還是不會好;
如果你們不再同一個品類,你的市場占有率漲了,
別人的跌了,對整個公司來說也不是好的消息。
尤其你們這些新來的副理,這裡沒有高考,
不過在我的心裡,你們都是第一名,
我希望你們要更專注在工作上,
我更在意的是你們學到了什麼、成長了多少?
你要專注讓自己一步步強大,
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這下子,整個團隊都鬆了口氣,不用再天天比較了。
比過去的自己更好
就是勝利
因為,
真正的競爭,不是和別人比,
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你自己。
任何一個和你比賽的人,
都有可能會隨時離場,
只有你,永遠在這個戰場上。
那些你曾經設想的假想敵,
有可能從來沒有任何人
把你們放在同一個維度上做比較,
只有你,會一直在那把尺上,
永遠需要超越自我。
你念茲在茲計較著要擠掉的角色們,
也許從來不和你唱同一齣劇;
只有你,一直在這齣戲裡,
永遠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
所以,這一輩子只要比一個人好、
只要在意一個人,就是過去的你。
比過去的自己更好,就是勝利。
本文摘自《下個十年,你在哪?》
作者: 黃珮婷Betty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Lenox)
看更多好書試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 「沒關係,錢再賺就有」是 1句屁話! 因為...那些錢,是你用無價的「時間」和「生命」換來的...
- 脾氣,不會比感情重要! 賴佩霞:絕不能被「脾氣」蒙蔽,因為...給出去的憤怒,會回來傷害自己!
- FBI教你讀心術:腳比眼睛更「不會」說謊! 當他的腳出現 這個姿勢,表示你們交情匪淺!
- 前微軟副總裁 李開復,發現腹部長20顆腫瘤、生命只剩100天,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3件事」是…
- 人生需要 3 次換檔:35歲、50歲、65歲,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