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連續 2 年獲利、EPS 7.2 元的公司
你認為股價應該會...?
在今年一月份看到南亞科(2408)新聞
因為出售華亞科股票
預計售股獲利貢獻 EPS 達 7.2元
以 1/19 南亞科收盤價 41.3 元計
價格有沒有被低估的疑慮?
三月份南亞科新聞報導
董事會通過配發 2.8 元現金股利
同時公布去年平均毛利 39.5%
每股盈餘 7.07 元
加上今年售股華亞科給美光
預估處分利益約貢獻 EPS 約 6-7元
其他獲利 7 元的公司,股價都在百元左右
南亞科(2408) 卻只有 40元...
你能不心動嗎??
一家公司年獲利7元且平均毛利率39.5%
而股價只有40元左右
如果參考其他獲利7元的公司
股價都有百元左右的價位
如果好死不死又有人跟你說
這股票有人偷偷在買
你會不會"心動" ?
(贊助商連結)
明明虧損的公司大漲
有賺錢的公司反而卻不漲...?!
最近因為財報陸續公布出來
過去的一年
公司的獲利與虧損都必須公開在投資人面前
而看重基本面的投資人就可以利用這個資訊
好好地從中去選擇自己喜愛的股票
過去常有老一輩的投資人
喜歡看公司是否有賺錢
來決定是否買進股票
當他看到公司虧損
股票卻猛漲的情形時
也就百思不得其解....
以南亞科(2408)來說:
1 月公布 EPS 上看 7 元
大戶持股卻一周大減 26 萬張
借券增加 3000 張以上!
3 月公布利多消息
股價不僅沒動靜,還繼續往下跌!
從上圖看到
在 1 月份新聞出來後
大戶持股反而在一周內減少 25.7 萬張
借券還增加三千張以上
而三月份的新聞出來後
股價也無跟隨公告的獲利數字而有更高的股價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原來是忽略了這「3 件事」
1. 會忽略到「資訊其實是反映過去」的情況
2. 獲利是本業或業外?
3. 未來是否還持續成長還是已達高峰?
大家對於有賺錢的公司
都會有較大的安全感
對於公司一年有多少EPS
股價應該要有多少價格
心裡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這些判斷源自過去的經驗與學習
同時也會把同族群或同獲利的公司
在股價上做個比較
這是一個可以去衡量股價是否有被低估的方法
但這個方法的缺點是
1. 會忽略到"資訊其實是反映過去"的情況
2. 獲利是本業或業外?
3. 未來是否還持續成長還是已達高峰?
所以要注意的是
當公司公布不錯的獲利數字時
(自己認為是不錯的)
而股價卻沒預期中的走勢時
你要繼續相信自己的判斷或是"看清事實"?
當公司公布好的獲利
卻沒有預期中的走勢時...
你要繼續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是要"看清事實"?
我想.....我們先釐清一件事
股價在經歷一月利多新聞發布2個月後
股價沒漲
在三月利多新聞發布後
股價沒漲反跌
我們看到的事實是.....股票沒漲
但是如果你是當時看到利多新聞後去買股票的人
你會不會有一種想法.....
這樣的獲利數字
股價價值被低估了
它「應該」會反映它的價值
所以可以放心地持有或買進
與其說是想法
倒不如說是為自己的判斷找一個藉口
股票沒漲就是事實
可是我們卻喜歡找一堆理由
來證明自己沒看錯
投資不是 100% 獲利,犯錯了就要面對錯誤!
人喜歡證明自己是對的
但這樣的做法不適合用在交易上
因為沒有百分百獲利的交易模式
當犯錯時
又不斷的找藉口
不去面對自己的錯誤時
只會讓錯誤的部位越來越嚴重而已
交易就像人生
看你如何看待
如果過去你的想法事後有7成都證明你是對的
你就參考自己的想法
如果過去你的想法都沒有幫助到你
那就請你看清 " 事實 " 吧!
籌碼K線 實戰籌碼應用班
馬上報名►►06/19(高雄場)、06/25(台北場)、07/03(台中場)
馬上加入►► 籌碼K線解牌秘密社團
►► 按讚追蹤 喬治林粉絲團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