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優於預期成多方立基,四大指數續收紅
大環境上Fed升息腳步暫無趨緩跡象,並且通膨居高不下、俄烏戰爭等不利經濟的利空因素並未改變,但美股進入財報公布旺季,市場目光轉向財報表現,只是先前環境不利企業營運獲利,連帶導致市場普遍因經濟下修對於獲利的預期,固嬌生(Johnson & Johnson)實質獲利高於市場預期,高盛(Goldman Sachs)縱然實質獲利出現下降,但仍高於預期,明顯成為多方點火契機,只是,隨後開出的經濟數據如再度給予Fed升息的立基點,仍將令經濟衰退的隱憂得以延續,而在此,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模型預測,美國在未來12個月內發生衰退的可能性已達到100%,遠高於先前的65%,惠譽(Fitch Ratings)則在預估中指出,「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激進升息和通膨攀升」可能對2023年的消費者支出造成影響,促使經濟可能在2023春天陷入1990年式的溫和衰退,可見經濟預期並未轉趨樂觀,加上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表態支持持續升息,以抑制通膨,進一步帶來壓力四大指數於昨(18)日震盪加劇,終場全數收紅。
製造業數據仍有韌性,美元暫處月線下整理
匯市上,美國9月工業產出月率錄得0.4%,高於市場預期的0.10%,與前值的-0.1%,美國9月產能利用率錄得80.3%,高於市場預期的80.00%,與前值的80.10%,顯示勞動力與供應限制背景有改善跡象,美國9月製造業產出月率錄得0.4%,高於市場預期的0.2%,並持平前值,為連續第3個月走揚,美國9月製造業產能利用率錄得80%,高於前值的79.6%,令市場預期製造業表現仍有韌性,細項上,9月份公用事業產值錄得-0.3%,高於前值的-3.3%,9月份採礦業產值錄得0.6%,持平前值,在通膨高漲,加上Fed升息加重貸款負擔,進一步排擠可支配所得的背景持續下,消費者偏好因而出現轉變,美國境內對於商品的需求出現走疲跡象,只是於數據上仍顯示,對於電器、汽車、服裝等需求仍然穩健,進而成為製造業數據底部支撐,只是經濟展望普遍不佳同樣限制消費者的消費意願,美元指數於昨(18)日盤中未能收復月線後買盤追價無力,終場震盪收跌0.03%,暫處月線下整理腳步。
等待公債出售資訊,英鎊延續震盪
昨(18)日英國無重點經濟數據公布,市場目光焦點仍落於英國政治面與政策變動,Reuters於報導中提及,英國央行副總裁康利夫(Jon Cunliffe)在給議會財政特別委員會的一封信中直言:「從整體上看,LDI基金現在已經為管理未來這種性質的衝擊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因此,LDI基金行為引發英國公債市場的《大甩賣》動態和英國公債價格的自我強化下跌的風險已經大大降低。」大幅減緩市場對於英鎊的觀望,只是目前就新規劃來看,英國央行(BOE)將在11/1展開縮表,避免和政府宣布修訂版財政計畫的日期衝突,於公債出售部分,出售日期、規模將在明(20)日公布,令市場追價意願不足,雖然美元指數震盪收跌給予多方發揮空間,但昨(18)日英鎊/美元同受觀望影響,終場收跌0.38%,並未趁勢發揮。
升息前景仍存,歐元盤堅消化前壓
昨(18)日德國10月ZEW經濟景氣指數錄得-59.2,高於市場預期的-65.7,與前值的-61.9,德國10月ZEW經濟現況指數錄得-72.2,高於市場預期的-68,與前值的-60.5,歐元區10月ZEW經濟景氣指數錄得-59.7,高於前值的-60.7,歐元區10月ZEW經濟現況指數錄得-70.6,高於前值的-58.9,數據多空互抵,市場焦點落於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埃羅多托(Constantinos Herodotou)表示歐元持續的高通貨膨脹正損害經濟,馬赫盧夫(Gabriel Makhlouf)則直言「歐元區經濟可能將迎來衰退,但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推遲行動,這些問題只會加劇,升息是絕對必要的。」而歐元區先前公布的9月通膨數據高達10.0%,就Reuters調查數據中顯示歐洲央行(ECB)在10/27的會議可能再次大幅提高存款和再融資利率75個基點,以遏制目前已達目標水平5倍的通膨率,歐元/美元昨(18)日終場收漲0.15%,續沿5日線盤堅整理消化前壓。而值得留意的是,市場關注的天然氣問題,縱然目前因為近期天氣較為溫暖令天然氣的價格短線回落,但中國政府已通知國有天然氣進口商,為保障國內冬季供暖,將停止向歐洲和亞洲買家轉售液化天然氣(LNG)將進一步加重歐洲冬天的能源供應觀望。
聚焦高利率環境,美元走跌金價未能受惠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而大環境上,由於Fed在12月仍有機會升息3碼的預期並未能帶動美元指數向上突破,反倒失守月線,令市場重新評估Fed在經濟衰退以及升息腳步上的衡量。只是亦如先前提及,在2023的預期利率峰值拉高,並不利於如金市等不孳息的商品,反倒令避險資金易轉往美元,令美元強多格局失守不易,縱然美元失守月線,但黃金/美元卻未能因此受惠,昨(18)日終場收漲0.05%,未能收復5日線,足見買盤審慎,固延續先前看法,2023的利率峰值拉高加重金市中長線觀望壓力,加上短線升息預期至1Q23,不利金市多方,於金市搶回月線並站穩前多方宜審慎,短線多方不宜失守1,600美元/盎司大關。中長格局上,因Fed升息對抗通膨的前景同時帶動全球跟近升息的風向仍明確,同樣維持「1,800美元/盎司續為多方反彈大壓」的看法。
美國釋放戰備儲油,美、布油多方續弱
油市上,庫存數據部分,API當週庫存數據錄得-126.8萬桶,低於市場預期的155.1萬桶,與前值的705萬桶,其中汽油庫存錄得-216.8萬桶,低於市場預期的-200萬桶,與前值的200萬桶,為油市底部提供短撐,只是Bloomberg於報導中提及,拜登(Joe Biden)政府將再度釋出SPR內的1000~1500萬桶石油,以抑制汽油價格進一步上漲,符合先前通膨居高不下,美國無法忍受油價仍處高檔加深通膨解除難度的市場預期以外,同樣應留意先前3/31美國宣布未來6個月內每日將自SPR釋放100萬桶石油,總計超過1.8億桶,但就價格期貨集團高級市場分析師Phil Flynn報告中點出,目前已釋放總量1.8億桶中的1.65億桶;於OPEC+決議減產的背景下,短線焦點落於後續美國是否再度推行新的政策延續打壓油價的方向,以及回補戰略石油儲備計畫相關動向;而油價走高將推升通膨的預期,也連帶加重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觀望,不利需求前景,同樣令油市多方氣勢續弱,縱然昨(18)日美元指數收跌,美油、布油卻並未反應,仍分別收跌2.48%、1.03%。中期格局重點仍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與俄氣動盪,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並不利於油市多方動能,技術面上續以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
美銀財報顯示消費仍有韌性,郵輪股借勢強彈
S&P500 11大板塊全數收紅,其中工業、材料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2.36%、1.91%,表現最佳,通訊服務、醫療保健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0.55%、0.57%,表現較平。成分股中Carnival、Lockheed Martin分別收漲11.14%、8.69%,表現最佳,Moderna、Hasbro分別收跌3.71%、2.88%,表現最弱。值得留意的是,Bank of America於前(17)日公布2022財年第三財季營運報告,其中,首席執行官Brian Moynihany表示,客戶活動上升協助推動收入成長8%。美國消費者客戶依然堅韌,儘管成長放緩,但支出水準仍然強勁,存款數量維持在高點,透過美銀信用卡和賬戶進行的消費者支出年增達10%,觀點有利於消費型產業前景以外,先前CPI數據公布後,部分焦點再度轉向通膨於後續見頂回落的潛在憧憬,該預期有利削減Fed升息預期,變相有利於疫情期間債台高築的郵輪行業在債務成本帶來的負擔,導致Carnival股價於昨(18)日跳空開高後獲買盤點火,終場收漲11.14%,順利向上突破月線,連帶Royal Caribbean、Norwegian Cruise Line Holdings同樣出現強彈,終場分別收漲7.56%、8.57%,但於產業明顯落底、消費者支出回升,通膨確實回落之前,市場仍緊盯財報數據以及前景預期,也令短線郵輪族群焦點落於,Royal Caribbean、Norwegian Cruise Line Holdings分別在10/27、11/1公佈的季度營運報告。尖牙股漲多跌少,其中Meta跌幅0.93%,Amazon漲幅2.26%,Netflix跌幅1.73%,Apple漲幅0.94%,Alphabet漲幅0.80%。
價值買點浮現價投公司搶進,Salesforce成道瓊領頭羊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其中Salesforce、American Express分別收漲4.31%、3.14%,表現最佳,Intel、Johnson & Johnson終場分別收跌2.08%、0.35%,表現最弱。其中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先前Salesforce在公布第二財季營運報告時提及,第三財季的營收預期年增將放緩至14%,低於第二財季的22%,連帶令市場重新審視2023雲端服務支出出現放緩的風險,但價值投資公司Starboard Value LP傳出收購Salesforce股票的舉動,而Starboard Value LP擅長的領域為「尋找被嚴重低估的價值型股票」,該收購行為連帶帶動市場認為,本段美股修正導致價值型個股逐漸浮現買點,Salesforc於昨(18)日股價向上跳空大漲4.31%,一度突破10/6前高,試圖築底並成為昨(18)日道瓊多方領頭羊。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Lam Research、KLA終場分別收漲2.11%、2.10%,表現最佳。Intel、台積電ADR終場分別收跌2.08%、1.82%,表現較弱。
月結量縮,加權開高回測萬三
由於美股進入財報公布旺季,美企獲利高於預期令美股得以延續短彈氣勢,加上,美元指數於失守月線後昨(18)日動向保守震盪收跌暫處月線下,同樣相對有利新台幣今(19)日表現,只是中國持續未能放棄武統,20大會議上習近平再度強調立場引發觀望,台積電ADR於昨(18)日未能跟隨費半反彈,仍收跌1.82%失守5日線,同樣限制今(19)日加權上檔表現空間,早盤雖然電、金、傳全數開低,但隨金、傳翻紅帶動電子收斂跌幅,加權同樣翻紅一度回攻13,100大關,只是在台積電(2330)多方不振,並且聯發科(2454)、台達電(2308)、鴻海(2317)、南亞科(2408)、日月光投控(3711)等重點權值多方熄火,資金續於板卡發揮,且有部分轉往光寶科(2301)、鋼鐵、紡織、與跌深的ABF,令加權於翻黑後走低回測萬三大關支撐,終場收跌147.92點,以12,976.76點作收,成交量1840.76億,3大類股指數全數收黑。29大類股指數跌多漲少,其中航運、紡織2大類股指數分別收漲0.77%、0.74%,表現最佳,半導體、油電燃氣2大類股指數分別收跌2.36%、1.78%,表現最弱。OTC櫃買指數中寶雅(5904)於開高未能突破9/21前高後除線獲利了結跡象,於翻黑後跌幅擴大至5.22%,表現昨強今弱,生技指標藥華藥(6446)於開低失守5線後再度於午盤浮現賣壓,終場收跌3.58%,連帶令台康生技(6589)、合一(4743)受到觀望,終場分別收跌1.78、1.49%、矽晶圓多方不振,千金股續遭提款,OTC櫃買指數無多方指標加上月結多方普遍保守的背景下,開高走低,終場量縮收跌0.88%。
(券商軟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法人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96.82億元
外資:-121.27億元
投信:+18.14億元
20大後中國力拚經濟,中鋼(2002)收復月線
權值股部分,由於中國大陸振興政策仍然著重於基礎設施上,如國務院實施19項接續政策,增加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支持基礎設施項目在6月底已經宣布3000億元刺激措施等等。隨中國二十大召開、人事變因底定後,4Q22基建也將進入新一輪投資,積極施工的階段,9月有超1.5萬億元基建項目密集開工,包括多個總投資30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並且,因夏季酷熱及多雨的天氣後的4Q22皆為大陸地區水泥產業傳統旺季,隨需求走強有力水泥價格落底反彈,廣東梅州、潮汕等地區主要廠家通知上調水泥價格每公噸10~20元人民幣;貴州黔南、黔東南、六盤水、貴陽、黔西南等地區水泥企業上調水泥價格,漲幅在20~60元不等。只是全球升息環境持續,雖然中國並未跟進,但爛尾樓疑慮仍不利於房市需求,加上煤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原料煤炭,在價格居高不下,並不利於西進水泥廠的獲利表現,台泥(1101)、亞泥(1102)雖於今(19)日雙雙開高後落入震盪,終場分別收漲0.48%、0.66%,終止連黑,但尚未能止跌,於收復5日線前多方仍宜審慎。同樣受到中國二十大召開、人事變因底定後,市場認為4Q22基建有望積極施工,有利亞洲區鋼需,並且歐洲能源價格飆漲,導致當地能源高密集產業陸續出現降產甚至停產的基項,鋼廠也未能獨善其身,歐盟限制俄羅斯扁鋼胚等半成品進口,更進一步加劇當地鋼鐵供給短缺。其餘國家如印度在多家鋼廠高爐持續檢修,導致扁鋼胚供應不足,而亞洲區重點的中國現階段至年底仍維持「平控政策」,調控粗鋼產量不高於去年水準,連帶導致全球鋼材供給呈現緊縮,新光鋼(2031)高層認為,現階段鋼市仍處低迷,但4Q22落底,中長期絕不看淡,看法同樣符合先前中鋼(2002)董事長翁朝棟,提前於2Q22預告鋼價4Q22落底出現向上拐點的看法,中鋼(2002)、中鴻(2014)今日皆有買盤轉入,終場分別收漲0.92%、3.06%。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新一代iPad Pro問世,GIS-KY(6456)試圖完成3個月底
族群部份,除昨(18)日壓場多方的紡織雙雄續有表現,儒鴻(1476)、聚陽(1477)分別收漲2.95%、2.54%,板卡同樣續獲買單點火,技嘉(2376)日前公布9月營收,在主板新品問世,顯卡邁出谷底,伺服器出貨穩健的背景下,單月營收達億,月增11%,年減31%,3Q22營收241億,季增6.3%、年減23%,而Nvidia推RTX 40系列顯卡,技嘉(2376)在10/12首發新品,至今鋪貨已銷售一空,通路端持續追貨,需求強勁遠高於市場預期,一舉打退市場因RTX 4090單價偏高帶來的需求觀望,並且因通路完銷,經銷商對技嘉(2376)釋出追加訂單,加上方才提及新品單價區間偏高,也帶動10月份營收將進一步月增的預期,連帶提攜4Q22獲利表現憧憬,技嘉(2376)則表示,2Q22業績見底最壞狀況已過,3Q22業績回升,4Q22有望續揚,今(19)日股價開平走高,終場收漲2.58%,而先前受比特幣走跌影響的撼訊(6150)、青雲(5386)、麗臺(2465)、映泰(2399)同有資金點火,全數強攻漲停,華擎(3515)雖於盤中跟隨腳步一度大漲7.8%,但受季線壓力影響,終場漲幅收斂至4.07%。個股部份,GIS-KY(6456)9月營收125.57億,月增3.8%、年增8.4%,為2022年單月次高,而Applq近幾年通常於3Q22季末~4Q22季初推出iPad新機,令GIS-KY(6456)8月至10月營收均可受惠,於7~9月營收逐月遞增,3Q22營收355.09億,季增22.4%、年減1.83%,加上昨(18)日深夜宣布推出搭載M2晶片的新一代iPad Pro,新款iPad Pro螢幕尺寸有11吋和12.9吋,顏色提供銀色、太空灰色,Wi-Fi機型售價27,900元起;另外,入門款iPad也推出全螢幕新設計,並有4款新顏色,以及搭載A15仿生晶片的Apple TV 4K,進一步帶動營運預期,而CCS Insight於年度預測報告,旗下分析師對未來產品和趨勢預期時提及,Apple兩年內推出可折疊iPad,不會先推可折疊iPhone。與Samsung先推可折疊智慧手機的做法相反,主要因為以Aplle目前最昂貴機型,最大容量的iPhone 14 Pro Max定價約1,599美元作為價格訂立基準,在不蠶食現有市場的考量下,可折疊iPhone要價恐上看2,500美元,但為了跟上折疊趨勢,可能退而求其次由iPad開始嘗試,再者,就研調機構IDC先前報告中提及,2Q22全球平板出貨量達4,050萬台,年增0.2%,Apple仍穩坐龍頭,出貨量為1,260萬台、季減2.9%,市占率31%,如順利推出iPad可折疊款,仍有望引動平板換機潮。今(19)日股價開高後逢9/23前壓,多方追價意願不足的背景下股價落入震盪,終場收漲1.45%。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快速小結
整體而言,由於習近平16日在中共「二十大」開幕式的政治報告中表示不放棄對台動武,引發美國高層官員的擔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便於昨(17)日表示,中國決心在更短時間內實現兩岸統一,不惜採取脅迫甚至武力手段,再度引發市場對於台海局勢的觀望,並不利於多方氣勢,但比亞迪業績亮眼除帶動Tesla股價表現,也相對有力強化鴻海(2317)科技日帶來的利多,以及車用供應鏈的多方氣勢,只是台積電ADR於昨(18)日收跌1.82%,失守5日線並不利於今(19)日加權多方,導致市場觀望的美元指數,則於失守月線後震盪收跌0.03%,給予今(19)日加權反彈空間但並未有利加權確立轉強型態,今(19)日又逢月結算,加權指數終場終場收跌147.92點,以12,976.76點作收,同樣延續先前看法,外資提款的背景改變之前仍將不利延續權值反彈氣勢,加上美元多方格局尚未完全跌破,反彈搶短仍宜審慎,基本面上,9月營收全數開出,技術面上,多方於加權搶回萬三大關前宜保守,操作可擇優布局,但破線仍應嚴守停損。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