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觀光城市,東方威尼斯「曼谷」... 城市遲遲無法發展起來的原因 竟是太民主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 2016-01-28 12:01
  • 更新:2018-07-22 19:27

世界第三大觀光城市,東方威尼斯「曼谷」... 城市遲遲無法發展起來的原因 竟是太民主

(圖/shutterstock)

 

據說許多外國人會混淆台灣(Taiwan)跟泰國(Thailand)。

實際去一趟曼谷之後,

我才發現這種誤解並非只是來自於字首讀音相近,

或者新台幣與泰銖匯率幾乎是一比一。

以城市規模而言,曼谷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

台北市面積約270平方公里、人口約270萬。

因此,曼谷規模比台北市大,

但人口密度僅為台北的一半。曼谷同時是世界第三大觀光城市,

每年觀光人數就超過一千萬人,

 

(贊助商連結...)

 

 

觀光業佔GDP達12%;

台灣的觀光人口近兩年來由於中國觀光客大幅增加因此成長迅速,

根據統計,去年應首度突破600萬人(見下圖)

 

 

以觀光而言,泰國──特別是首都曼谷國際化的程度極高,

市區路上到處都是外國人,白種人尤其多;

反倒是台灣雖然號稱觀光客人數破六百萬,

觀光客卻有九成來自亞洲,僅一成來自歐美(見下圖)。

 

 

身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觀光景點

曼谷有東方威尼斯的美稱

市中心高樓林立的程度更是與台北市不相上下。

有趣的是,台北市從市中心、

住商混合區到郊區的落差相對比曼谷來得小很多;

曼谷的住宅區與郊區雖然也是住商混合,

但是建築整體而言仍比台北市低矮,兩、三層的平房甚多。

相對於台北,曼谷範圍較大同時人口密度較低,

因此會產生這樣的差異並不讓人意外;

然而,從過去以來始終是觀光勝地的曼谷而言,

為何成熟的觀光資源無法帶起相對應的城市發展?這問題讓我困惑。

 

以公共建設而言,曼谷規畫地並不充分完美。

曼谷有非常便利的捷運系統,但市區道路狹小單行道多,

開車一不小心就會繞上交流道。

市中心外的天橋破敗程度比二十年前的台灣還糟。

昭披耶河(湄南河)河岸兩側雖然林立了許多高級五星級飯店,

但仍有許多未經重新規畫的陳舊碼頭與市集。

當然,我相信這份古老浪漫的東方風情正是西方旅人絡繹不絕、

流連忘返的主因,

但把碼頭整修得安全些難道會破壞遊客們的雅興?

 

另一個問題是人

泰國部分夜市漫天開價、

唬弄觀光客的情況實在是太嚴重。

如果像中國這樣是個經濟跟觀光剛崛起的國家,

我多少能夠理解當地人看到有錢觀光客不免想大撈一筆的心態;

然而泰國雖然人民經濟狀況不好,

但終究是個觀光相當發達的國家,

這樣做生意終究不是長久之道。

當然,整體而言泰國人算是相當純真敦厚,

就很像台灣給外國人的印象:熱情、質樸、善良;

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些特質某種程度上可能是開發中國家的共通性。

台灣(特別是台北)相對於泰國,

反而更接近已開發國家給人的印象。

 

我一直認為,國際化程度高的城市,

自然會加速都市更新的節奏與步伐,

但這道理在曼谷顯然並不成立。

曼谷人看著一堆國外的有錢人在當地消費,

看他們帶入了各種富裕的生活方式,卻沒有改變。

去年四月泰國爆發抗爭,最後政府決定將當地最低工資上調50%,

平息了糾紛。50%當然不是小數目,

但根據一些在泰國設廠的台灣廠商表示,

這並不至於拉高他們的成本,他們說:

「當地的最低工資比我們給的薪水低太多。」

今年一月這趟泰國行之前,我原本還對這說法半信半疑,

猜想當地物價會不會因為最低工資調升而飆漲。

事實上卻沒有。套我一位同行朋友說的話:

「看計程車資從35塊開始起跳,一次跳2塊,根本是在羞辱人啊。」

是的,連台灣這種貨幣貶值到不行、

年均GDP又不格外出色的國家,

人民在泰國消費都可以當大爺。

終究泰國是沒做對一些事情,因此沒有迅速提升競爭力。

 

 

 

最主要的因素,當然是政府整體規劃的能力

這也是最淺顯易見的原因

政府的長期規劃政策如果夠完善良好,

其實不至於會出太大麻煩。

例如曼谷的捷運規畫目前分成高架軌道列車的Skyline以及地下系統的Subway,

兩個系統的票卡無法完全互為通用,

這對旅客而言實在是相當不方便。

這兩個系統並不像是台灣的台鐵系統與捷運系統分屬國家層級的鐵路系統以及城市層級的捷運系統,

兩者皆屬城市捷運系統,因此格外讓人相當無法理解,

為何當地政府規畫如此奇特?

至於像旅客上下船都有掉下河風險的碼頭就更不用說了。

河運系統是當地重要的大眾交通運輸幹道,

運輸船對於當地人而言更是日常生活必搭的交通工具,

但是碼頭居然可以如此破舊,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泰國政府之所以無效率

可能與泰國民主化的過程過於坎坷有關

泰國是個君主立憲的國家,

王室地位崇高,路上隨處可見泰皇玉照的大型看板與泰皇萬歲(Long live the king.)的標語。

君主立憲可以相當開明專制,這也是一種有效率的政府制度,

其實並不一定比民主政府來得差。

然而,泰國實在是花了太多精力在民主化上,

內耗太嚴重。我從不認為民主是一種至高的價值,

甚至民主算不算得上一種價值對我而言都是個問題──民主只是一種制度,

真正具有價值的是民主背後的精神,

一種讓人民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態度。

集體造業集體擔,這才是民主精神,

什麼人民做頭家之類的好聽話,

跟政府告訴你多生小孩能毫無後顧之憂是一樣的謊言。

或許泰國應該看看同在亞洲的台灣跟新加坡吧。

台灣在民主化之後反而沒有什麼長期的政策目標,

連台北捷運都是二、三十年前還不如此民主的時候規畫好的結果;

新加坡表為民主裏為專制,

但要從頭規劃發展博奕觀光產業居然可以在十年之內就完全到位,

效果與效率都讓人咋舌。

 

 

 

雖然現在的泰國政府效率可能並不太出色

但民主化會是萬靈藥嗎?

雖然許多台灣人堅持這樣的信念,

但這種把單一制度當作萬能鑰匙的心態,

其實正是所有制度最可怕的陷阱。

如果這世界上不存在一件所有人穿了都好看的衣服,

那麼又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制度適用於所有文化?

當然,誰都說不準,若泰國力行君主立憲

並持續在王室不具有實權的情況下推展民主是否會改善其疲弱的政府效能。

日本與英國這兩個都還保留虛位王室的民主化國家,

就有完全不同的民主效能。

最終仍是文化決定制度是否能發揮出正面的效果。

 

結論

我當然衷心希望泰國能在保有目前獨特佛教文化氣息的情況下,

發展出更富庶的經濟與美麗的市容,然

而另一方面卻也不禁憂心起台灣。

台灣現在缺少核心價值又沒有獨特的文化,

卻誤把民主制度本身當作價值、

無視其殘酷真切的本質,未來到底會變得如何呢?

 

本文由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Sean Huang,本名黃瑞祥。1982年生,大學主修國際企業輔修國際關係,研究所投入心理, 第一份工作在金融業,第二份工作在媒體業,跨足五個領域,但卻始終專注在組織如何運作、 社會如何開展。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現經營「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部落格,以及個人粉絲團

Sean Huang,本名黃瑞祥。1982年生,大學主修國際企業輔修國際關係,研究所投入心理, 第一份工作在金融業,第二份工作在媒體業,跨足五個領域,但卻始終專注在組織如何運作、 社會如何開展。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現經營「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部落格,以及個人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