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減重是不敗的話題,
卻也是容易導致失敗的魔咒!
有許多人運動是為了甩肉減重,
但是卻在運動後禁食,
只因擔心運動後身體的吸收力變強,
吃東西很容易變胖。
甚至有人認為運動後吃東西,
會使運動燃燒掉的卡路里,
再度補回來而破功!
運動前運動後吃東西,
怎麼做才會真正易瘦呢?
運動後不能不吃東西,但是到底該吃什麼?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就曾表示
「運動後營養補充」的重要性。
尤其在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後,
身體非常需要恢復精力與修補肌肉的來源。
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增加肌肉組織
運動時肌肉的肝醣會大量被消耗,
肝臟中的肝醣也被用來維持血糖平衡,
建議要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相互搭配,
因為碳水化合物可恢復維持體力的肝醣,
蛋白質則能修補因運動受到破壞的肌肉組織。
至於運動後什麼時候可以補充蛋白質?
蕭敦仁醫師表示,透過增加肌肉組織來提高基礎代謝率,
才是維持身材最簡單基本的方法。
只要增加身體肌肉量,
只要基礎代謝率提高,就越不容易胖。
運動後 30 分 無糖高纖豆漿補充蛋白質
以透過「補充蛋白質來增加肌肉,以達到高基礎代謝率」概念,
藉由餐前及運動後30分鐘,飲用無糖高纖豆漿,
攝取打造易瘦體質者最需要的植物性蛋白質,
增加肌肉組織的生成,
較能真正減去脂肪與多餘水份,
進而達到維持體重控制目的。
餐前飲用無糖豆漿的好處,還可增加飽足感,
能降低受測者的食物攝取量,
而豆漿中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腸胃蠕動,
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
避免減重後復胖 飲食有正確比例
蕭敦仁醫師提醒,減重的人如果不想復胖,
將飲食內容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的比例,
維持在 5 : 3 : 2,
如此才有機會在每天甩掉 500 大卡熱量,
一周即可減掉 3500 卡熱量,
一個月下來可以超過 7000 大卡熱量,
約等於甩掉 1 公斤需要消耗 7700 大卡熱量。
營養師李姿儀表示,
增加基礎代謝率離不開蛋白質,
打造易瘦體質飲食原則如下:
1. 喝對時間
每天餐前 30 分鐘或運動後30分鐘內飲用。
2. 喝對份量
每天飲用 1-2 瓶 450 毫升豆漿。
3. 搭配主食要計算熱量
當餐扣除約 180 卡的熱量(約 6 分滿白飯)。
一直以為運動後不能吃東西,
原來正確的觀念是這樣!
趕快調整好,讓自己也有易瘦體質吧!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