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公司簡介
卜蜂(1215)成立於1977年,
業務主要為經營畜牧、飼料與食品加工,
有九成五以上的收入來自國內,
營收來源以內銷為主。
2021年前3季營收比重:
飼料53.5%、肉品加工22.1%、
食品加工16%、蛋種雞7%。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公司位於南投的肉雞電宰廠為全亞洲
最大及最現代化的雞肉加工廠,
台中及高雄也擁有兩座生產工廠,
目前已由傳統畜牧產品製造加工企業
轉型為消費性食品企業,
朝農牧業、食品、國際貿易等領域共同發展。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會)
營運近況
受豬價上漲、加工品量增、
及飼料大幅漲價所影響,
卜蜂2021年前11個月
營收年增 11.28% 達 224.03億元,
其中有 4個月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年增率連續 12個月成長。
(資料來源:Cmomey)
去年第二季雖有三級警戒
衝擊餐飲等業務通路,
但與競爭對手大成相比,
卜蜂在產品結構上沒有食用油
受影響範圍相對比較少。
2021年因為疫情影響,
原物料及運費的漲幅都相當驚人,
公司營收雖然屢創佳績,
但獲利都被上漲的成本吃掉,
毛利率呈現逐季下滑,
從Q1的15.82% 降至Q3的12.92%。
累計2021年前3季
營收雖然成長了10.3%,
但稅後獲利卻只有約10.66億元,年減約14%。
(資料來源:財報狗)
不過卜蜂表示2021Q4
已有調漲價格反應成本,
毛利率的表現應該會
比2021Q3來得好。
雖然農作物的價格不好預測,
但公司預估明年原物料再漲的幅度有限,
持平或下降的機率會高一些。
2022年新產能陸續到位
雲林斗六AI飼料廠將於本月投產,
預估能讓卜蜂在飼料市場的佔有率
從17%~18% 提升至20%,
此外還有電宰廠、蛋品加工廠,
等新產能陸續加入,
是今年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
公司也預期今年的營運狀況
會比2021年來得好。
逢低加碼10億元母公司泰國CPF股票
除了擴廠計畫,
卜蜂也靠轉投資來增加公司收入,
去年投資約台幣10億元加碼
泰國母公司的股票 (股票代號CPF),
考量泰銖貶值,
加上疫情影響股價跌至25元
(過去約落在36~37元),
母公司在泰國、越南、菲律賓、
柬埔寨等地投資都有賺錢,
卜蜂表示,買了CPF股票,
可以將營運的重心放在台灣,
與我們個人專注在本業,
然後將部分賺到的收入
拿去投資好公司,
加快資產累積的速度,
是同樣的道理。
看好全球素食成長趨勢
創造另一項優勢產品
看好全球素食成長趨勢,
卜蜂也與泰國母公司評估
跨入素食市場的可能性,
已經和台灣數個素食生產工廠接洽,
未來可望能和泰國母公司合作,
將素食產品外銷至全球各地,
相信這樣的規劃應能帶來
另一波的成長動能。
體質評估:正常,2項不良
看完營運狀況後,
來檢視一下公司近期的財務體質,
使用艾蜜莉定存股APP體質評估
卜蜂被並評定為「正常」,
以下針對2項不良做檢視,
看看問題是否嚴重。
第 1個警示為股本 26.8億
小於合格標準50億,
卜蜂成立到現在已經超過 40年,
也順利通過幾次金融海嘯的考驗,
其母公司泰國大正集團更是
跨多領域的全球化大型企業集團,
資金與實力雄厚,
因此我認為在這個項目可以算過關。
第 2個警示為負債比例 62.88%
大於合格標準50%,
從 2021Q3財報中可以看到
主要是短期與長期借款比率居高,
因公司近年仍處於
持續擴充廠房設備與研發支出的階段,
適度的貸款對於營運擴張是有助益的,
後續再持續追蹤公司的財務狀況。
股利政策
卜蜂已經連續 15年配息,
是間能持續穩定獲利的公司,
最近 5年平均配發的現金為 3.5元,
換算殖利率約 5.34%,
優於整體大盤水準。
小結
卜蜂是台灣前兩大的食品大廠,
綜觀歷年獲利表現雖有起伏
但大致上還算穩定,
去年因為原物料價格大幅飆升,
導致毛利率衰退影響獲利,
投資人可能會擔心
這樣的情況是否會持續惡化,
但這並非公司本身出現問題,
而是受到大環境因素所影響,
通膨的情況雖然有可能持續,
但會逐漸趨緩,
有能力的公司也會適時的
將部分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降低影響的範圍。
公司今年也陸續會有新的產能加入,
並將與母公司合作開發新的消費食品,
拓展更多元的營收來源及提高獲利率,
未來的成長動能還是相當值得期待。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