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很有趣
起源於今年 6 月初看來一則新聞,新聞裡指出,金管會宣布,為活絡股市量能,及提振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的交易性,已選定 140 檔股票,並與 9 家券商簽訂造市合約,台股造市者制度訂於 7 月上線。
說實話,我當下看到這則新聞很驚訝,因為這不是【帶頭炒股】嗎 ? 金管會全名是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從它們官方網站上查到的宗旨為 :
「本會綜理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業之發展、監督、管理及檢查業務,並以健全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維持金融穩定及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為本會成立宗旨。自成立以來,即本於成立宗旨,致力於發展健全、公平、效率及國際化之金融環境與市場,俾兼顧金融消費者與投資人權益、金融業永續發展及協助產業發展。」
裏頭沒有【協助提高成交量】的項目吧!? 況且台股目前的日均成交量達 2000 億,是過往幾年的 3-4 倍,( 2016 年以前僅 500~600 億 ) 在全球主要股市排名第 3,如此鼎盛的活絡程度,怎麼金管會還要跟券商簽造市合約,官、商、民三方一起來炒股 !?
說一個小故事,我在成大財金念研究所時,當時的某位教授非常看不慣金管會,認為金管會的官員,許多都是退休後的前金融高層,也許現任金融業者關係緊密,政策時常讓人摸不著頭緒,本質該是 監督、管理的金管會,成了 金融炒股管理委員會。
現在想起這段陳年往事,覺得特別有趣。而今天的文章,撇開金管會此舉的合理性,純粹探討【台股造市者制度】是什麼?140 檔績優冷門股又是哪幾檔 ?文章將分成 3 個段落:
1. 為何台股造市者制度
2. 這 140 檔績優殭屍股可能是誰 ?
3. 投資人投資冷門股該注意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