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相信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有這樣的人:
總是愛引用名人的話、
Facebook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分享轉載文章,
但,有時候看久,
是不是也覺得有點無感呢?
「用自己的話表達想法」,
才是最能引發共鳴、讓別人認同你的方法,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吸引人聽你說話?
只要掌握下列 4個秘訣...
趕緊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一、不要談知識,用你的經驗
要擁有自己的想法,
最大的原動力就是「經驗」。
累積越多經驗,就越容易用自己的話表達
光是將經驗當成是一個小故事 說給大家聽,
那就專屬於你自己的話語了。
特別是走過苦難重重的人生、
經歷特別的事件,
那種唯有當事者才能述說的事情就會增加。
不要談知識,寫自己的經驗。
只要寫個人獨特的經驗,就是原創。
這樣一來,大家會覺得「你這個人不一樣」。
二、不寫心情,反而更能讓人感同身受
若想受到肯定,還有一個重點,
就是「不要用表達感情、感覺的詞彙」。
比如說「好難過」「好高興」「很不甘心」
等描述喜怒哀樂的詞。
這些詞似乎一定會出現在小學生的作文裡。
因為老師總是會說:「把你的感覺寫下來。」
所以小學生就乖乖的寫下自己的感覺。
但把感覺寫下來,能讓人感同身受嗎?
不要用表達感覺的詞彙,要描寫當時情況!
寫文章時,要寫讓你產生感情、感覺的小故事,
來代替這類表達感情、感覺的詞彙。舉個例子:
明明終點就在眼前,我卻跌倒了。
我很認真練習,覺得自己一定是冠軍,
沒想到發生這種事,我真的好不甘心。
↓
明明終點就在眼前,我卻跌倒了。
我已經忘了當時我是怎麼站起來跑向終點。
老師對我說:「不要介意。」
朋友們也一句話都沒說。
我到附近的單槓上轉圈,一直轉一直轉。
如果我不這麼做,
我可能會忍不住說:「我明明那麼認真……」
(贊助商連結)
不是說把不甘心三個字寫出來,
就能讓人體會到不甘心的感覺。
反而是完全沒有提到不甘心三個字,
只對當時情況輕描淡寫的文章,
才能讓人感受到不甘心的感覺。
寫文章與表達,
不能直接把自己的感覺寫(說)下來。
必須要製造一些效果,
讓人感受到你當時的心情。
三、用挫折與失敗來推銷自己,效果超乎想像
每個人一定都曾在人生中 體驗到挫折與失敗。
如果主角很完美,
觀眾會很難將感情投射在主角身上。
要推銷自己,
許多人會認為應該要談自己的成功經驗。
然而,談自己如何克服挫折與失敗,
會比成功會更有效。
因為談自己的成功經驗,
面試官大概只會相信兩成。
但如果談自己從失敗中學到哪些教訓,
又是如何重新振作,
可信度會一下子提升許多。
因為你變成了黃金定律中的主角。
「故事的黃金定律」由3點組成:
1.缺乏(或者被剝奪)某些事物的主角
2.朝著艱險而讓人懷疑他是否能夠達成的遠大目標前進
3.克服重重糾葛與敵對的情形
符合這個黃金定律的架構,
故事自然能夠打動人們的心。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定律適用於全世界。
可以說是全人類共通的感動點。
(延伸閱讀:《這年頭,會說故事賺的比較多》學會這 4 個小技巧,老闆都會被你說服!)
但是要記住,重點是你如何克服挫折與失敗。
如果只是告訴對方你經歷過哪些挫折與失敗,
也是效果不彰的。
四、依照「現在→過去→未來」的順序介紹自己
活動上都有需要自我介紹的時候,
此時只需要下一點功夫,
就可以讓其他人覺得你很有想法,
對你印象深刻。
首先,說明你「現在」在做的事。
接下來告訴其他人 你為什麼會想這麼做,
也就是「過去」的重點。
最後以努力邁向遠大目標的「未來」作為結尾。
技巧在於依照「現在→過去→未來」的順序介紹自己。
如此一來,
你的自我介紹就會符合上述的「故事的黃金定律」。
想要把話說得更好,你還需要...
不管你是一般上班族或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你都需要學會這些更能打動人心的說寫訣竅,
讓你成為自己的最佳經紀人。
本文摘自:《好想法,要用自己的話說》
有興趣的人 快去點上面的連結買書吧!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