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shutter stock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並承擔風險。
前言
此篇文章為華倫存股Q&A音頻 第三十九集內容文稿,針對問題需求附上文字作說明。聽過音頻再來看此篇文章更有感!還沒聽過的股友們可以透過文章搭配音頻的方式,讓吸收效率更加倍哦!
是否要關注「董監事持股」的變化?
我們可以從大股東申報轉讓的方式大概了解大股東對公司的看法,證交法對於內部人持股申報轉讓訂有規範,受到證交法監督的對象包括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股超過10%的大股東,另外也包括上述人士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如果上述人事要賣出股票必須事前申報,自申報日起算3天後的1個月期間內才可以出脫轉讓股票,而持股轉讓通常有5種方式:
(1)一般交易(2)贈與(3)信託(4)盤後配對交易(5)洽特定人交易
如果大股東是贈與或信託是必須繳交贈與稅給政府的,而課稅的基準就是贈與或信託契約成立當天的股票收盤價,因此懂得節稅的大股東們一定會選在股價相對低檔時贈與給子女或信託才會有利,所以這表示這個時期股價是不算太貴的。
如果是盤後對特定人交易,則中性看待。
有時候是大股東為了節稅將個人名下持股轉到自己的投資公司,轉為法人或外資之後可降低稅率,也有些則是公司為了引進重要策略股東投資或拉攏上下游供應商客戶而轉讓股票,對公司未來營運展望都可能帶來助益。
至於內部人或多數大股東直接密集從市場拋售則視為利空,有可能是公司內部人已經知道公司營運出了狀況,在業績還未公開之前前事先高價拋售。
關注「董監事持股」可以協助什麼?
此指標多久變化一次?
就如同上一段說明的,如果是多位內部人大股東密集地申讓賣出持股,投資人就要高度警戒,是不是公司營運出了一些問題;但反之,如果是公司內部人和多數大股東不斷買進公司自家股票,就表示公司對未來的營運表現樂觀,就像追蹤每個月營收和每一季財報一樣,我們可以每個月每一季稍微觀察一下公司內部大股股東的持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