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所以是股神,因為他只靠這 1 關鍵!不預測市場 疫情下讓他公司股價 2 個月漲 15%

林奇芬

林奇芬

  • 2021-03-29 10:46
  • 更新:2021-10-10 14:27

巴菲特之所以是股神,因為他只靠這 1 關鍵!不預測市場 疫情下讓他公司股價 2 個月漲 15%

 

【我們想讓你知道】

股神巴菲特的公司波克夏在 2020 年疫情的影響下,股價並不理想,當大家都說價值投資已死之時,2021 年卻有著不一樣的表現。2 個月大漲 15%,陸續搭上補漲行情,究竟巴菲特是怎麼做到的呢?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對市場的預設立場,這個意思是什麼呢?這裡就要從資產配置來看看才行!

 

文 / 林奇芬

 

農曆春節過後,市場震盪不止,股債市都遭殃。手上有股票或債券基金的投資人陷入天人交戰,現在究竟要買?還是要賣?其實最簡單的投資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掌握自己的股債投資比重,或是守住定時定額投資紀律,你就是最後的贏家。

2020年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財報顯示淨利為 425 億美元,比前一年下滑 47.7%,波克夏股價漲幅僅 2.4%,遠低於 S&P500 指數 18.4% 的表現。許多人說,價值投資失靈了,股神巴菲特風光不再。

 

巴菲特謹守投資原則,股價還他公道

但今年以來隨著景氣復甦,許多價值股再度抬頭,波克夏股價在短短 2 個多月大漲近 15%,股價更創了歷史新高。巴菲特身價水漲船高,再度回到富豪排名第六名,身價超過一千億美元。股神還是股神。

 

波克夏股價

巴菲特之所以是股神,因為他只靠這 1 關鍵!不預測市場 疫情下讓他公司股價 2 個月漲 15%

資料來源:鉅亨網,統計至 2021/3/23

 

在過去一年內,巴菲特堅守原先的投資原則,並沒有因為所持有股票價格下跌而更換,同時,面對一些股價飆漲的公司也沒有進場投資,波克夏帳上現金高達 1383 億美元,比前一年更多。唯一有做的事,是去年實施庫藏股政策,買回了自家股票 247 億美元。

不隨著市場起舞,堅定自己的投資原則。最終證明,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仍然有效,即使經歷一段時間的壓抑,最終市場仍然還他公道。

 

預測市場,容易追高殺低

回到今年的投資市場,因為美國公債殖利率攀高,債券價格面臨調整壓力,許多人想要賣出債券,但此同時,股票也面臨本益比修正考驗,漲多的科技股也遭逢一波下殺風險。另外,去年美元直直落,大家急著想賣出美元,可是隨著公債殖利率走高,近期美元卻又轉強。

世事難料,投資市場更是難以預估。當我們看到某個商品價格大漲時,其實該商品已經上漲一段時間了,此時再採取行動,往往落入追高風險。同樣的,某個商品價格大跌一段時間後才想要賣出,也可能賣在最低點。

 

管理投資組合,投資效率更高

預測市場既然如此困難,為了避免追高殺低風險,最好的投資策略是,「固定投資組合管理」,當資產比重改變時,採取「再平衡策略(Rebalance)」就可以。

舉個例子說明。小張是 35 歲上班族,他偏向積極的投資組合,有 100 萬元投資資金,他將 70 萬元投資股票基金,30 萬元投資債券基金。

若經過半年,這段時間股票基金上漲,總資產為 90 萬元,但債券下跌總資產為 25 萬元,二者合計 115 萬元。此時債券比重低於原先設定目標 30%,若小張採取「再平衡」策略,他可降低股票基金至 80 萬元,增加債券基金為 35 萬元,如此則可回到 70/30 的投資配置。

若再經過半年時間,這段時間債券基金表現較好,資產來到 40 萬元,股票基金表現持平維持 80 萬元,總資產為 120 萬元,但債券比重略高於目標,因此可以降低債券至 36 萬元,增加股票基金至 84 萬元。

 

小張的基金投資組合管理

             | 2019/12/31 | 2020/6/30 | 再平衡 | 2020/12/31 | 再平衡 | 股票(萬元) | 70 | 90 | 80 | 80 | 84 | 債券(萬元) | 30 | 25 | 35 | 40 | 36 | 合計 | 100 | 115 | 115 | 120 | 120 |

 

以上小張的行動,都沒有牽涉到他對市場的主觀判斷,只是被動執行原訂的資產配置計畫。這樣的行動,在股票持續上漲時,可適度獲利出場,在股票下跌時,也可適度進場布局,債券行動亦同。這就是我們強調的「資產配置管理」。

 

定期檢視資產比重,不隨市場起舞

不受市場波動影響,只關注自己手上資產組合,可以讓投資人擺脫每日漲跌焦慮。至於資產再平衡行動,該多久進行一次呢?原則上每一季檢視一次即可,如果一季波動不是太大,不超過設定範圍的 5%,也可以先觀望,不急著調整。透過定時審視,可以讓自己的投資心態沉澱下來,用稍微中長線的角度來檢視手上資產,不會因為股債市每日的漲漲跌跌,影響自己的投資判斷,或是增添焦慮心情。

雖然我們可以每天觀察市場,了解國際經濟環境如何變化,但並不需要每天交易,或頻繁進出。短線交易增加投資成本,也經常做出錯誤決策,忙忙碌碌卻無法獲得好的回報。還不如回到資產管理,不隨市場起舞,理財應該更輕鬆愉快才對。

 

看更多「存股」好文,助你實現財富自由:

 

本文由 林奇芬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William)

林奇芬

林奇芬

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二本理財雜誌,擔任過Money錢雜誌社長、Smart智富月刊社長、總編輯,長期推動理財知識普及化。名言是「理財是人生必學第二專長」,希望用簡單易學的方法,讓每個人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富人生。 目前為自由作家,在Yahoo奇摩、鉅亨網、MoneyDJ、NOWNews、富聯網、Cheers、好房網、Money錢雜誌,均有專欄寫作。並經常受邀在全台金融機構、企業、大眾講座,分享投資理財知識。 著作:【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第一份收入就投資】 FB粉絲團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二本理財雜誌,擔任過Money錢雜誌社長、Smart智富月刊社長、總編輯,長期推動理財知識普及化。名言是「理財是人生必學第二專長」,希望用簡單易學的方法,讓每個人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富人生。 目前為自由作家,在Yahoo奇摩、鉅亨網、MoneyDJ、NOWNews、富聯網、Cheers、好房網、Money錢雜誌,均有專欄寫作。並經常受邀在全台金融機構、企業、大眾講座,分享投資理財知識。 著作:【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第一份收入就投資】 FB粉絲團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