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九暘(8040)連飆 6 根漲停板
3 月份中小型 IC 設計股出現群魔亂舞的走勢,自從面板驅動 IC 業者以晶圓代工廠產能不夠維理由,
大幅調漲報價,並帶動獲利及股價出現倍數增長後,
市場就開始把這層想像套用到其他的 IC 設計股身上,只要市值低於 100 億元的 IC 設計股,
就會有資金湧入鎖住漲停,再加上這波 IC 設計之亂的源頭驅動 IC 業者的獲利及股價在投信作帳行情的推升下,
也出現連續漲停的走勢,資金開始蔓延到一些營收及獲利表現仍未起色的 IC 設計股,
其中網通晶片廠九暘(8040),去(2020)年及今(2021)年前 2 個月累計營收分別年減 15.31% 及 4.23%,
股價卻從 2 月底的 22.55 元一路狂飆到 3/17 收 48.2 元,波段漲幅高達 113.7%,
3/10 ~ 3/17 更是出現連續 6 天漲停板的浮誇走勢,整個景象有如是去年生技股熱潮再現,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聯發科(2454)宣布收購九暘(8040)
去(2020)年 12 月27 日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宣布子公司絡達以每股 22 元的對價,
收購網通晶片廠九暘(8040) 100% 的股權,
以 2/25 收盤價 19 元計算,溢價幅度為 15.78%,
12/28 九暘(8040)股價依照著收購案的正常流程,一價漲停 20.9 元到收盤,
按理說股價應該會停在 21.9 元到 22 元附近,待收購案結束後讓部分套利投資人可以賺取 0.1 元的價差,
但 12/29 股價卻又漲停板,此時已經超出了聯發科(2454)的收購價格,
如果股價一直落在 22 元之上,收購案就有破局的風險,
1 月中之後九暘(8040)股價回跌至 22 元附近,並盤整了一個月的時間,
然而到了 2/23 臨時股東會召開的前三天,九暘(8040)股價又再度上漲,
最終臨時股東會由於出席股數未達 2/3,與絡達的併購案失敗告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聯發科(2454)變九暘(8040)大股東
併購案確定失敗的隔天(2/24),九暘(8040)股價直接跳空跌停,
但之後隨著中小型 IC 設計的增溫,開始有買盤進場推升股價,
儘管公司過去營運績效不彰,但會被聯發科(2454)看上收購,
就代表該公司的產品在未來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過去不到 20 元的股價是市場只看財報不看產品下的嚴重低估,
九暘(8040)股價在這層思考模式下,漸漸被推到 30 元附近,但真正引爆 6 根漲停板的催化劑,
是 3 月初發布的內部人持股,聯發科(2454)雖然收購九暘(8040)失敗,
但出現在 2、3 月份的大股東名單內。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持股上升到 18.95%
通常投資人要釐清大股東的持股狀況,除非該大股東是董事會成員,
不然多要等到每年年報時,才能一窺大股東的動向,
但如果單一大股東持股超過 10%,就必須每月申報,
而聯發科(2454)手上原本沒有九暘(8040)的股票,
卻在 1 月份收購案期間,因持有張數達 12,815 張(18.69%),
而出現在內部人持股明細內,到 3 月初公布 2 月底持股時,
持股張數又上升到 13,025 張,持股比例來到 18.95%,
逼近採用權益法的 20% 門檻,這一舉動立刻讓九暘(8040)成為聯發科(2454)集團股成員。
(圖片來源 : 券商看盤軟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市場上買進萬張持股
從九暘(8040)與絡達收購案失敗,是因為股東出席股數不足這一點來看,
可以判斷有一些大股東對聯發科(2454)用 22 元收購的行為不滿,
去(2020)年 12 月底股價拉過收購價也可能是這些股東所為,
目的是讓聯發科(2454)調高收購價,或乾脆讓收購案破局,靜待幾年後業績上升讓股價大漲,
在意識到收購案可能破局後,為了維持與九暘(8040)的合作關係,
聯發科(2454)只好從市場上買進股票,從買進的券商分點來看,
2020 年 12 月 31 日到 2021 年 2 月 26 日,一共有 3 間券商買超達千張以上,
且這三間券商的買超張數幾乎等同於聯發科(2454)在 1、2 月份申報的數量。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