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總是沒有增加?每月薪水總是花光?在開源前,4 個你一定要知道的節流方法!

理財+1課

理財+1課

  • 2021-03-09 14:40
  • 更新:2021-11-10 23:24

存款總是沒有增加?每月薪水總是花光?在開源前,4 個你一定要知道的節流方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

誰不想變有錢?每天早出晚歸,閒暇之餘學習投資理財觀念,更別提那些還另外兼差的人,更是刻苦,一切辛勞,都是為了讓存摺數字一點點變多。但,你是否有想過,一個月省 3,000 元,可能比透過兼差或投資賺 3,000 元來的容易…

 

文 / 蔣竣植 (CFP)

 

「為何你下了班還要兼差?」、「為何你投資的比重那麼高?」這是我對諮詢的客戶很常有的疑問。「還不就是錢不夠用嘛!」民眾們總是這樣帶有無奈的回答。多年來的諮詢經驗,所給予的理財建議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財務問題不盡相同,但突然驚覺大多數的人在理財觀念上的疏漏,導致後續的理財行為看似合理,卻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用兼差或投資 增加收入的風險有哪些?

透過兼差或是投資以增加收入的直覺式想法,相信是許多人改善財務困境的首選作法,但這樣的風險有哪些?

兼差

以兼差為例,正職的工作可能已讓身心俱疲,下班後再兼差或許可增加收入以緩解財務困境,但體力消耗所造成的身體損害與注意力無法集中所造成的可能意外,卻是不得不留意的風險。

投資

透過投資增加收入的想法,試問投資時的資金來源為何?這是個可能的理財盲點,因為既然都沒錢了,何來的錢可供投資?投資的資金若太少,就算再高的報酬率,獲利金額其實也有限;若投資的資金較多,想必是借貸而來居多。對投資而言,借貸資金有著在一定的期間內需償還的時間壓力、有著一個較高的利率需支付的投資壓力,無論怎麼看都只有短線而無中長線的投資可能,極大的風險需要審慎應對。「藉投資來改善財務狀況」這樣的論述是否有效?否則一不小心會造成「因投資而加速財務惡化」的窘境,那就划不來了!

 

別只想著「開源」而忘記「節流」

「開源」與「節流」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為何在面對個人財務困境時,卻只考慮到透過「開源」而非思考「節流」的可能呢?據了解,這大多是勇氣的問題,畢竟「開源」是種新的嘗試,簡單!而「節流」卻要改變你固有的生活習慣,困難!但若願意攤開生活支出項目來檢視的話,就可從中發現到許多調整的機會,可從四大類支出來檢視:

生活支出:

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水電瓦斯費用高於平均?咖啡或甜食的支出過於頻繁?熱衷線上購物但未開封的紙盒卻堆在房間的一角?

負債支出:

習慣刷卡消費導致卡債高築?學貸、信貸、車貸等層層堆疊輕忽債務整併的可能?

理財支出:

投資許久的標的虧損卻不願停損出場?投資資金不足但投資標的卻過於分散導致獲利不佳?

保險支出:

保費支出比例過高、保障內容的額度、繳費期限等不符合現況及預算?

 

理財是讓未來變更好,而不是讓生活因財務一團亂

說不定,勇敢檢視並認真調整之後會發現其實財務狀況並沒有那麼吃緊,一個月省 3,000 元可能比透過兼差或投資賺 3,000 元來的容易。確定檢視過支出項目沒問題後,再來找尋兼差機會或學習投資工具,並不會太遲!理財的目的,是讓未來能變得更好,而不是讓生活因財務一團亂,你說是吧?不相信節流能擠出錢嗎?那就來索取家庭財報試試其神奇的魔力吧!

 

更多存錢技巧,好文推薦你:

 

本文由 理財+1課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理財+1課

理財+1課

理財+1課 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 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 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

理財+1課 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 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 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