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事】
對於一直存不到錢的月光族來說,能夠存到錢這件事本身,就會帶來莫大的信心,原來自己也可以存到錢!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養成存錢優先的好習慣,接著後面要存到更多的錢,就會變得順理成章,再自然不過了。
文 / 洪雪珍
獲利優先
很多上班族都說,存不到錢。我自己也經常覺得花錢如流水,最近看了一本書《獲利優先》,有如當頭棒喝。這書原來是在教小型企業怎麼獲利,我靈光一閃,認為它也可以用在存錢上。因為上班賺錢,跟企業一樣,最後都要有盈餘,企業談獲利,而我們談存錢,不是嗎?
創業維艱,不少小公司老闆都有追著錢跑的痛苦,但是心裡很困惑,明明做了這麼多金額的生意,公司的帳戶看來也是有錢。實際上卻經常沒有足夠的現金,為什麼?錢究竟都跑哪裡去了?《獲利優先》作者麥可‧米卡洛維茲(Mike Michalowicz)說:「一切都是因為人性。」
賺得多,花得也多
因為一般老闆看到營收這麼高,「誤」以為利潤也這麼多,於是大手大腳地花錢,一個不小心花過頭。這個現象,麥可‧米卡洛維茲稱為「誘發需求」。在經濟學上,有一個理論是「醫師誘發需求」,指的是醫師不論是在醫院駐診或自己開診所,都有營收壓力,於是想盡辦法開闢財源,誘發病患的需求,比如補充價昂的營養品,或是不需要吃藥就給維他命,甚至是暗示開刀可以一勞永逸等等,讓病患花更多的錢。
同樣的,為了追求營收成長,企業老闆會在收入還未真正變成現金時,老闆們已經在腦中想好怎麼用這筆錢來投資,或添購哪些設備或新聘人力,等到現金一入帳,就直接花掉了,這是他們老是感到錢賺不少,但是花不夠的原因。
一般上班族也是相同情況
大家都以為存不到錢是因為薪水低,只要薪水調高,存錢就不是難事。然而事實是,薪水多了,存款還是沒有增加。原因是也被「誘發需求」了,在薪水還未入帳之前,早就想好怎麼花掉它們,這樣會存到錢才怪!
麥可‧米卡洛維茲是個創業天才,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卻是經常處於債台高築的狀況,有一次他問會計師,做的帳面不是顯示還有錢嗎?會計師回答:「這是會計上的獲利,但是你已經以某種方式把錢用掉了。」聽起來,真是令人費解,難道會計師都是在做假帳嗎?辛苦創業,求的無非是未來能夠財務自由,遺憾的是結果有八成以上的創業到最後不僅沒達到目的,還債務纏身,整個過程非常弔詭。
把「存錢」搬到前面
後來麥可找到關鍵,我一看,不禁拍案叫絶,他完全說中,我的日常理財行為正如他說的這種模式。他說,一般老闆有一個公式如下:營收-費用=獲利放在等號前面的兩項會被優先重視,所以一般老闆會想辦法追求營收的成長,以及先把費用付掉,使得最後的獲利幾乎被忽視。麥可說這樣不對,應該改成:營收-獲利=費用注意到了嗎?獲利被搬到等號前面,意思是優先處理獲利的部分,把獲利的份額優先撥到帳戶裡,然後再也不去動它。接著再來對付費用,這時候若是不夠現金支付費用,就知道花錢過度,必須省著花。
而且省著花錢,不如想像中的痛苦,比如一個月原來要花 20 萬元,現在改成花 19 萬元,一點都不難,東摳西減很容易省下 1 萬元的費用,卻可以增加獲利 1 萬元。這個觀念好極了!你想想看,套用在自己的存錢上面,也是很適用啊!
把上面的公司改成如下:薪水-存錢=費用假設每個月要多存 3 千元,在薪水日當天把 3 千元先存進戶頭,再也不去動它。而少花 3 千元,並不會影響到既有的生活品質,也不會要人命。可是對於一直存不到錢的月光族來說,能夠存到錢這件事本身,就會帶來莫大的信心,原來自己也可以存到錢!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養成存錢優先的好習慣,接著後面要存到更多的錢,就會變得順理成章,再自然不過了。
存錢四個原則
根據上面的簡單公式:薪水-存錢=費用,可以發現之所以能夠做到存錢,不過是履行以下四個原則:
原則 1:資源越多,花得越兇
原則 2:第一個看到的東西最重要
原則 3:消除誘惑 ,把存錢部分先取出來
原則 4:在薪水日當天就完成存錢
另外還有一個幫助獲利的訣竅,在《獲利優先》這本書裡,作者麥可建議將錢分為五個帳戶,強調不可以相互挪用:1. 營收 2. 獲利 3. 老闆薪資 4. 稅款 5. 營業費用
麥可的媽媽是德裔,在工廠做時薪人員,含辛茹苦撫養孩子,卻從來沒有讓他們餓著一餐,或是繳不出學費,因為他媽媽每到薪水日,就會拿出固定幾個信封,把薪水做妥分配,分別裝進信封裡。如果這個月多加班,多領到錢,就有德國香腸可吃;如果這個月沒有班可加,少領錢,就沒有德國香腸可吃。但是無論如何,吃飯的錢只能從吃飯的信封領取,不可以動用到學費的信封。
存錢五個帳戶
上一代的信封,等於是這一代的帳戶。所以依樣畫葫蘆,在五家銀行開立五個帳戶,最重要的原則是帳戶之間不可以相互挪用:1. 薪水 2. 存錢 3. 房貸或房租 4. 稅款 5. 費用
注意到帳戶的優先順序了嗎?該存的錢擺在最前面,其次是固定要花的大錢,剩下的才是零星的費用。如果費用不夠支付,唯一能做的就是省著花。試試看,再加上使用記帳APP,讓每筆花費都明明白白顯示出來,哪根水管粗了些就改細,存錢相對會變得容易許多。
更多存錢技巧,好文推薦你
- 嫌理財「麻煩」,又怕退休沒錢花!那就用最「簡單」的 3 步驟,存下個月的存款吧!
- 昔為季光族 領完薪水窮 2 個月,莎莎:不能再這樣下去!為了擺脫 窮困窘境,她開始存錢投資...
- 一昧的節省,只會 讓存錢很痛苦!心理解讀師告訴你:定下儲蓄目標的「2 大心理好處」
- 太省錢,會對生活失去動力... 理財作家 艾爾文:用「523 收支分配法」讓你存錢的同時,也能玩樂!
- 錯誤的記帳,反而沒有理財效果?用「3 步驟」分類記帳,你會發現:原來錢都浪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