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信邦於 2020/11營收續創新高,
主因為風電設備客戶將上半年度因疫情遞延的需求回補,
以及太陽能客戶需求增加下帶動成長。
隨著疫情趨緩與環保意識高漲下,
綠能、電動車與各項自動化業務需求可望提升;
且樂觀看待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將推動綠能政策,
美國綠能與電動車等產業可望提升獲利並擴大規模。
在產業規模成長下,勢必將出現許多新規格的產品,
或是與周邊產品的相容性問題,
連接線與連接器產業的重要性將隨之提升。
如果看好未來綠能、電動車與各項自動化業務對連接線與連接器等需求提升,
信邦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信邦提供連接線組裝與連接器製造服務,客戶遍布全球
信邦的業務主要包含連接線組裝與連接器製造,
連接線組裝與連接器製造的服務與技術較繁雜,
信邦也追求在各個領域穩健發展以保持競爭力,
其終端產品的應用包含綠能、通訊、工業、醫療與汽車等。
連接線與連接器的標準化很低、與產品間的組合選擇很多元,
有時甚至連客戶都不知道最適合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
然而連接線與連接器對於產品卻可能有很大的影響,
不良的組合會減少產品的使用壽命,
因此有良好設計開發能力且擅長於提供客製化服務的信邦在同業中評價很高,
多年累積的經驗與技術使其客戶遍布全球,
包含GE、Simens、Philips、Goldwind、Honda 等大型企業。
2020Q3 通訊與汽車產品線成長,營收 QoQ +11.5%
第三季進入電子產業傳統旺季,
在平板與筆電需求成長及 E-bike客戶對電動自行車拉貨放量下,
通訊應用產品營收由第二季 12.2 億元成長 40.6%至第三季 17.1 億元;
而醫療應用的需求隨著疫情趨緩保持相對穩定,
營收由第二季 5.8 億元成長 1.4%至第三季 5.9 億元;
綠能應用則受惠於風電產品裝機需求持穩且為傳統出貨旺季,
營收由第二季 15.9 億元成長 7.8%至第三季 17.1 億元;
汽車產品受惠於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及充電設備需求增加,
營收由第二季 4.2 億元成長 11.5%至第三季 4.7 億元;
工業應用則因歐美等地疫情不穩定,客戶生產鏈受到影響,
營收由第二季 14.8 億元減少 4.4%至第三季 14.2 億元。
第三季整體營收成長至 59.0 億元,QoQ +11.5%,YoY +17.2%;
稅後淨利成長至 6.5 億元,QoQ +5.7%,YoY +18.6%;EPS 2.67元。
2020Q4 在綠能需求增加下帶動營運逆勢成長
信邦截至 2020/11 營收表現都顯示 2020Q4 將淡季不淡,
表現甚至可望超越 2020Q3。
綠能應用部分,中國風電補貼雖將於 2020 年底停止,
但信邦的中國客戶以設備商為主,受到影響相對較小,
且信邦有 46%綠能客戶屬於美系,
樂觀看待美國大選後對環保能源的政策補貼帶動需求成長,
預期綠能應用營收由 2020Q3 的 17.1 億元成長 21.1%至 2020Q4 的 20.7 億元;
汽車應用則預期在車用需求持續復甦下,
預期營收由 2020Q3 的 4.7 億元成長 29.1%至 2020Q4 的 6.1 億元;
醫療應用隨著疫情趨緩,短期對於呼吸器與體溫檢測器等設備需求減少,
預期營收由 2020Q3 的 5.9 億元成長 3.3%至 2020Q4 的 6.1 億元;
通訊應用的部分,隨著電子產業淡季逐漸來臨的影響,
預期營收由 2020Q3 的 17.1 億元減少 18.1%至 2020Q4 的 14.0 億元;
工業應用則可望在工業自動化趨勢下維持穩健,
營收預期由 2020Q3 的 14.1 億元減少 1.0%至 2020Q4 的 14.0 億元。
2020Q4 營收預期成長至 60.9 億元,QoQ +3.3%,YoY +51.8%;
稅後淨利預期成長至 7.4 億元,QoQ +13.1%,YoY +170.2%,EPS 3.16 元。
整體而言,信邦今年的營收預期為 217.6 億元,YoY +21.7%;
而今年稅後淨利預期約有 24.3 億元,YoY +45.1%,EPS 10.28 元。
2021Q1 淡季不淡,綠能需求增加帶動營運成長
基於 2021Q1 電子產業步入淡季,
且農曆年假期也使工作天數減少,
在 2020Q4 基期高影響下,
預期各項產品相較於 2020Q4 表現回落,
但樂觀看待綠能以及電動車業務帶動營運保持穩健。
綠能應用部分,
期望在拜登正式入主白宮、組成內閣後,
將推動環保能源政策補貼,帶動太陽能與風電需求維持相對穩健,
預期綠能應用營收由 2020Q4 的 20.7 億元減少 12.5%至 2021Q1 的 18.1 億元;
汽車應用則預期車市在電動車與 ADAS 需求成長下維持穩健,
營收由 2020Q4 的 6.1 億元減少 6.5%至 2021Q1 的 5.7 億元;
醫療應用預期隨著疫情趨緩,
醫療診所對於呼吸器與體溫檢測器等設備需求持續減少,
預期營收由 2020Q4 的 6.1 億元減少 23.5%至 2021Q1 的 4.7 億元;
通訊應用的部分,在 2021Q1 推出新機少、電子產業淡季來臨下,
預期營收由 2020Q4 的 14.0 億元減少 22.4%至 2021Q1 的 10.9 億元;
工業應用雖預期在淡季影響下導致需求衰退,
但預期在無人機與物流機器人需求等帶動下維持相對穩健,
營收預期由 2020Q4 的 14.0 億元減少 11.2%至 2021Q1 的 12.4 億元。
2021Q1 營收為 51.8 億元,QoQ -15.0%,YoY +15.6%;
稅後淨利預期為 5.4 億元,QoQ -26.7%,YoY +23.9%,EPS 2.32 元。
樂觀看待綠能與電動車發展帶動信邦 2021 年營運成長
展望 2021 年,隨著歐美市場對於家用型發電需求轉強、
美系太陽能客戶業務成長,綠能應用可望隨之成長,
預期營收由 2020 年的 66.2 億元 成長 14.2% 至 2021 年的 75.6 億元;
然而在環保能源轉趨普及下,價格勢必要降低以提升競爭力,
因此綠能應用毛利率恐由 26%降至 24%。
汽車應用的部分,在電動車、電動自行車與充電設備研發進展下,
需求可望於 2021 下半年有較大幅度的成長,
預期營收由 2020 年的 18.6 億元 成長 19.2% 至 2021 年的 22.2 億元;
毛利率可望在經濟規模效益下提升至 28%。
通訊應用的部分,由於 2020 下半年在遠距辦公趨勢帶動下表現良好,
基期相對較高,但期望在 5G 趨勢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規格升級下仍能維持穩健,
預期營收由 2020 年的 55.4 億元 減少 3.4% 至 2021 年的 53.5 億元;
而隨著客製化難度提高,通訊產品毛利率可望提升,
另外,毛利率較高的 E-Bike 可望逐季提升出貨量,於營收中提升占比,
通訊應用整體毛利率期望可提升至 20%;
另外,信邦在工業自動化方面有許多物流與智能倉儲優化經驗,
工業應用可望維持穩健成長,
預期營收由 2020 年的 55.5 億元 成長 6.0% 至 2021 年的 58.9 億元;
毛利率可望維持在 33%。
醫療應用的部分,
醫療需求期望在 2020Q2~2020Q3 的疫苗施打期間提升,
而信邦在醫院自動化方面包含智能照護、牙科智能助理等也持續進行設計開發,
醫療應用可望維持穩健成長,
預期營收由 2020 年的 21.8 億元 成長 7.6% 至 2021 年的 23.5 億元;
毛利率可望維持在 33%。
綜合以上,信邦 2021 年營收預期成長至 233.7 億元,YoY +7.4%;
整體毛利率可望維持在 26%~27%,
稅後淨利預期約有 26.5 億元,YoY +9.0%,EPS 11.41 元,
預期信邦有穩定成長的獲利前景。
信邦 2021 年營運雖可望持續成長,惟目前股價未明顯偏低,
可待回落至合理價布局
就 2021 年而言,期望隨著疫情趨緩與環保意識高漲下,
綠能、電動車與各項自動化業務等需求提升,
且樂觀看待信邦的美國太陽能客戶受惠於環保能源政策補貼,
預期信邦在各領域營收皆有成長空間。
根據 2020/12/04 的收盤價 204.5 元與 2021 年 EPS 12.34 元計算,
本益比為 16.6 倍,處於過去五年本益比 10~22 倍中間值附近。
考量信邦營運穩健成長,且在外資近半年來持續增加持股的情況下,
2021 年本益比應有機會回升至本益比歷史區間上緣 19 倍上下浮動,
惟當前股價並未明顯偏低,可待淡季營運回落、股價回檔時再逢低布局。
(註:本次評價基於信邦於 2020/11 綠能應用表現優於預期,
且信邦的綠能客戶有 46%屬於美系,
樂觀看待美國環保能源政策補貼帶動需求上升,
因此將信邦於綠能應用的營收上調,
2021 年營收由原先預期的 230.4 億元調整為 233.7 億元;
稅後淨利由原先預期的 25.9 億元調整為 26.5 億元;
EPS 由原先預期的 11.14 元調整為 11.41 元)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