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今年初 卜蜂 (1215) 的新聞嗎?
公司委託 廢棄物處理商 處理汙泥,
原本是要做成肥料 循環再利用,
最終業者卻將其倒入農田魚塭,
直到被新聞爆了出來,才知道行之有年了,
而會有這樣的結果,
其實跟廢棄物處理市場的供需失衡有關。
台灣有一家廢棄物處理廠商,
它處理了台灣家庭、企業成千上萬噸的廢棄物,
從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
到國家經濟支柱台積電在內,
500大企業都必須仰賴它,
它就是可寧衛 ( 8422 ),
全台最大廢棄物處理與掩埋場,
企業都要排隊找他處理廢棄物,
而也因各產業快速的發展,
廢棄物的產生 > 廢棄物的消化
這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當需求大於供給過多,
供給方給不出那麼生產時,
就會調升價格因應,
而需求方就必須配合供給方的漲價,
否則就得另尋出路,
不過 廢棄物處理與掩埋 是特許事業,
能選擇的廠商並不多,
因此在排不到隊 或是 承擔不起費用的情況下,
需求方就會尋求一些 便宜的廢棄物處理小廠商,
但這些 小廠商 哪處理的了那麼龐大的廢棄物!?
於是就發生了廢棄物的非法丟棄與掩埋,
可寧衛 ( 8422 ) 董事長就表示,
台灣每 1 天就會發生 2 起廢棄物非法丟棄事件,
最終都變成 合法大企業,掩護非法小企業。
為什麼可寧衛不擴廠接單?
大家可能有疑惑,
既然客戶都在排隊了,
身為民營最大的廢棄物處理廠,
為何不砸錢多增加一些廠房呢 ?
其實理由很簡單,
不是 可寧衛 (8422) 不想,而是他無法,
因為環保團體的抗議,
公司遲遲無法增加掩埋場,
儘管廢棄物處理做的再好也一樣,
民眾與環團就是會不斷抗議,
而政府單位為了選票與選情,
就會讓 可寧衛 不斷的再去做環評,
一做就做了 5-6 年,但還是沒結果,
過去 8 個掩埋場也僅剩 2 個還能用,
預估再過 15 年就會出現無地可掩埋的慘劇,
這成了 可寧衛 (8422) 的隱憂,
使得股價從 190 元跌至 160 元,
看的見的天花板,
讓這間寡占的龍頭廠停滯不前。
而今天就要帶大家了解這間護城河深厚,
卻遇到產業困境的好公司,
到底還有沒有投資價值,
公司這 2 年又有哪些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