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J
明仔載 換我牽你的手
我疼你的心 乎你知影
阮不是別人的 免感覺會歹勢
我永遠是你的 是你的寶貝
電影播畢,片尾名單跑馬燈開始跑,
伴隨著的是
由徐若瑄演唱的片尾曲《別人的》,
我靜靜的坐在位置上,
等名單跑完、片尾曲播完,
但臉頰上的淚還沒流完…
(贊助商連結...)
《孤味》是一部以女性為主體內容的電影,
在每一位實力演員的詮釋下,
三代女性的價值觀相互碰撞,
因而激盪出深植人心的《孤味》,
讓每一位觀眾在電影最後一幕,
都有說不出的酸楚。
缺席的人,
是她們不能觸碰的心事。
故事從秀英(陳淑芳 飾)的 70大壽開始,
由小女兒佳佳(孫可芳 飾)張羅餐廳壽宴,
在外地生活的大女兒阿青(謝盈萱 飾)、
二女兒阿瑜(徐若瑄 飾)、
孫女小澄(陳姸霏 飾),
紛紛回到台南替她慶生。
但誰也沒想到,
秀英失聯多年的落跑丈夫(龍劭華 飾)
竟在壽宴當天早晨離世了,
一通陌生「阿姨」的電話,
讓原本值得慶祝的一天,瞬間變調。
( 《孤味》電影劇照 / 威視電影 提供 )
電影海報上寫著這一段話:
「缺席的人,是她們不能觸碰的心事。」
失聯多年的丈夫、爸爸,
甚至是從未見過的阿公,
這一次,真的永遠缺席了…
但這次的離開,
卻讓所有與他有關的女人,
都鼓起勇氣去面對心裡塵封多年的秘密,
也讓我們理解《孤味》真正的涵義,
它並不是孤單的味道,
而是「家」的味道,
讓人平靜、安心得以依靠。
帶著壓力的愛
往往讓人有距離
淑芳阿姨在電影中
演的是一位標準的直升機媽媽,
凡事親力親為替孩子後輩著想,
然而這樣的愛,
卻往往讓接收關心的人感到壓力。
大女兒阿青病了,也不願和她傾訴,
寧可獨自承受,表現的平淡釋然,
但其實阿青比誰都還怕,
她才是最捨不得一切的人。
二女兒阿瑜在媽媽的壓力下,
努力考上醫學院,
最終離開她的身邊到台北工作,
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兒小澄送到美國唸書,
只怕她也要承受一樣的家族壓力。
( 《孤味》電影劇照 / 威視電影 提供 )
沒有說出口的愛
是造成心結的原因
其實那些心裡的距離,
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太愛了。
但多數人都只用自己的方式在愛,
卻忘記被愛的人的感受。
面對最愛的人,
把心裡的秘密說出來吧,
把愛與恨攤開來面對,
心結才有解開的可能。
( 《孤味》電影劇照 / 威視電影 提供 )
電影中一幕,
秀英和大女兒阿青相擁而泣,
她們互道:「要歡歡喜喜過日子。」
那瞬間她們似乎都懂了一些什麼。
能放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有人恨了一輩子,
終其一生都鬱鬱寡歡,
唯有放下那一刻,才能感到雲淡風輕,
若能懂得祝福,方能獲得圓滿。
五味雜陳的生活
終究成為今日的自己
《孤味》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人潸然淚下,
正是因為它描繪的故事貼近你我的日常,
沒有鋪張的場景,只有熟悉的街角;
沒有煽情的台詞,只有真實的對話。
電影讓我們看見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一起用小火慢熬,
好的壞的都是滋味,
最終都變成今日的自己。
導演很厲害,
把最平淡的熬成最美味的,卻又不失真,
秀英家的恩怨情仇,
一旦開啟灑狗血模式就會變成鄉土劇八點檔,
但在電影中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訴說,
讓觀眾用自身的故事,
陪著角色感受時間的治癒力。
( 《孤味》電影劇照 / 威視電影 提供 )
見一天少一天
我們都要珍惜相處的時光
「阮不是別人的,免感覺會歹勢,
我永遠是你的,是你的寶貝」
離開影廳後,這段歌詞仍然在我腦海裡迴盪。
為什麼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家人是永遠的依靠?
因為我們是自己人,
永遠是彼此的心肝寶貝。
明天,也牽著你最愛的寶貝,
無論是家人、愛人、朋友,
去觀賞《孤味》吧!
那是你我都熟悉的滋味。
看更多電影外的動人故事:
- 在建中當最後一名,被老師看不起… 他4年後拿全國冠軍雪恥:找到喜歡的事,把它做好,比成績更重要!
- 表演遭火燒20秒,胸口留一輩子印記⋯ 火舞團 團長郭彥甫:如果當時放棄,就沒有現在的第一
- 單親媽 市場賣肉粽 30年 養一家四口… 王敬勳:「希望自己多賺一點, 媽媽就能少一點負擔。」
- 「對不起,媽媽不能替你痛…」 她在兒子臨終前的最後一段話,讓人懂了:放手,是最深的愛
- 工人沒錢看病,清潔工被迫自願離職…《做工的人》林立青:世界太不公平,人窮不該命賤
本文為 CMoney 編輯觀影心得暨整理報導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威視電影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