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yahoo
今年半導體產業經營環境可說是變化劇烈,
除了有華為這類晶圓代工客戶遭美國封殺,
也有因為技術落後而將生產訂單轉移給第三方的狀況 .
加上今年全球經濟都受到肺炎疫情影響,
但手機、基地台等相關晶片需求卻不減反增,
台積電(2330)可說是這波巨變之下最大的受益者.
台積電多年來一直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
自然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焦點,
近期在法說會上再度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未來還有哪些成長動能 ?
法說會上又說了那些細節 ?
一起來看看吧 ~
台積電創立緣起
半導體產業在台灣能夠萌芽發展,
孫運璿先生可說是功不可沒 .
1970 ~ 1980年代
前後擔任過經濟院長及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先生
力邀張忠謀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
希望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半導體商業中心 .
起初孫運璿的規劃,
是希望能創立一間
從設計、生產、封裝、 測試
全能型的半導體公司,
如同當時的英特爾(Intel).
不過在張忠謀細細考察過後,
決定創辦只從事晶片製造及封裝測試的公司,
也就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積電 ( TSMC ) .
現在看來也許很平常,
但當時的業界普遍不看好
將需要高技術的晶圓外包,
讓台積電初期在尋求資金時也因此屢屢碰壁 .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