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上週五 Intel 7 奈米製程出包導致台積電(2330) ADR 大漲 9.69% 後,
台北股市的關注焦點就從美國股市,變成台積電(2330)本身,
昨(7/27)日台積電(2330)反映美股 ADR 溢價,9:16 就攻上漲停板,
並貢獻指數 330 點漲點,剛登上權值二哥的聯發科(2454)也緊隨在後,
收盤大漲 7.85%,貢獻 27 點漲點,然而兩大權值股光鮮上漲的背後,
卻是拉台積出中小的戲碼繼續上演,昨日指數上漲 348 點,
若扣除台積電(2330)與聯發科(2454)上漲的 357 點,指數還下跌 9 點,
今(7/28)日情況進一步惡化,台積電(2330)ADR 昨日晚上續漲 12.65%,
與台股的溢價擴大到 14.88%,台股一開盤台積電(2330)就大漲 9.07%,
9:05 漲停鎖住,到 9:20 台指站上 13,000 點,市場一片瘋狂,
然而樂極必定生悲,散戶投資人不顧風險追高後,指數在 9:30 左右出現翻車潮,
多支本來大漲的中小型股由紅翻黑,並演變成大跌,
台積電(2330)則由漲停板收斂至上漲 2.47%,
成交量因市場瘋狂情緒,爆增到極為少見的 3,432.52 億,
下跌家數連續 3 個交易日遠大於上漲家數(若加計上櫃,下跌家數已連續 3 天大於 1,200 家),
加權指數創高的同時,許多投資人帳上的獲利正在迅速縮水或轉為虧損。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溢價擴大導致台積電(2330)漲停
Intel 7 奈米製程延遲讓台積電 ADR 在美股爆紅,
才是導致台積電(2330)出現兩根漲停的關鍵,
從時間點來看,Intel 擬尋求第三方代工廠下單的消息,
在週五盤前,即 Intel 法說會開完後,就已被台灣各大財經媒體報導,
Intel 雖然盤後大跌 10%,但台積電 ADR 當時也只有上漲 4.6%,
台股周五收盤後,台積電(2330)也僅小漲 1.18% 收在 386 元,
真正讓台股陷入瘋狂的,是美股周五盤前,台積電 ADR 漲幅突然擴大到 8%,
開盤後漲幅進一步擴大到 11.6%,雖然收盤收斂至 9.69%,
但溢價已由前一天的 3.69% 變成 11.17%。
下圖:台積電 ADR 平日成交額落在 3 ~ 5 億美元之間,
Intel 製程暴雷事件讓台積電突然變美股熱門標的,
昨(7/27)日成交量衝到驚人的32.66 億美元。
(圖片來源 : 富途牛牛)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原本周一的漲停已讓溢價收斂至合理區間內,但美國的散戶比台股還瘋狂,
昨(7/27)日工商時報報導 Intel 已經與台積電(2330)達成明年 6 奈米投產協議的新聞被外媒轉發後,
台積電 ADR 又繼續大漲 12%,以 ADR 換股比率 1:5 計算,股價已突破 490 元,
溢價擴大到 13.28%,這才導致台積電(2330)本周一、二連續出現兩根漲停板,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 ADR 在美股爆紅後,目前每日成交量是台股的 2 ~ 3 倍,
雖然台股的台積電(2330)今(7/28)日爆量收黑,但如果美國投資人狂熱情緒不減,
台灣原股還是有可能往 ADR 周一的收盤價格靠近。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期貨大戶被軋空兩天
台股 6 月底投信結帳完之後,市場氣氛就開始湧現懼高症,
以外資為主的期貨大戶也不斷增加手中的空單部位,
但這些期貨大戶千算萬算,也算不到 Intel 出包會讓台積電(2330)變飆股,
本周一、二兩個交易日,期貨大戶慘遭台積電(2330)軋空,
並於周一回補空單,不過周二開高走低後,
期貨大戶又把空單數量拉回到週五的水位,
若搭配外資買賣超來看,外資過去一個月並沒有大買台股,
指數卻在台積電(2330)助攻下節節高升,外資空指數的策略很難討到甜頭,
就算台股最後回真的回跌到 11,000 點之下,
這些外資機構 6 ~ 7 月的操作仍然是進退失據,大輸內資投信。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融資餘額悄悄逼近 1,400 億
大盤 4 ~ 5 月反彈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指標為融資、投信與官股,
當時融資餘額從 3 月 5 日的 1,351 億,下滑到 3 月 26 日的 9 百億歷史新低,
也讓大盤在第一波反彈時,籌碼輕盈,不少中小型股短短一個月就上漲 3 ~ 40%,
隨著大盤突破萬點,融資餘額衝破 1,100 億,我們也認為大盤有可能出現第二隻腳,
然而投信不斷募集資金進場,加上疫情反而讓電子股業績爆發,
融資餘額上升反成大盤上攻的助力,
到昨(7/27)日融資餘額已悄悄回到 1,399 億,逼近過年前的 1,400 億水位,
而在股票市場,融資就像雙面刃,可以加速股價的上漲,也可以加速股價的下跌,
如果拉台積出中小的狀況無法停止,中小型股後續就可能出現融資停損賣壓或斷頭潮(與今年 3 月類似)。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股價跌破融資成本線
儘管中小型股近 3 天表現奇差,但並非所有中小型股的融資都已經面臨虧損,
一些投信還在作多的題材類股,融資雖然位於高檔,但股價依舊保持多頭走勢,
尤其與半導體有關的 ABF 載板、半導體設備、探針卡族群,
下表透過兩條件:
1.股價小於 10 元且低於融資成本線
2.融資使用率大於 25%,且 7/27 成交量大於 3 百張
整理出目前融資可能會構成停損賣壓的中小型股。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