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會行情結束,除權息旺季來了!
股東會行情結束後,隨著時間來到 7 月,
迎來的是「除權息旺季」,換句話說也是存股族最期待的時候,
高殖利率的股票是每個存股族的目標首選,
畢竟都拋棄幾乎無風險的銀行定存選擇股票市場了,
當然能夠領的報酬是越大越好,
今年按照慣例在這時候整理出一份利用近 5 年,
股利發的多也「發的穩」的股票資料,
重點是,還有加入「填權息機率高」的因子進去篩選,
當然啦,這些只是篩選出來的資料,大家還是慎選後研究才是。
(贊助商連結)
篩選清單以前,先做一些基本介紹
如果已經熟練可直接跳到最下方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因為股市的激情表現,
吸引到很多過去對於投資沒有概念的股市新手,
可能會對一些有關配股、配息的字詞感到困惑,
所以在清單以前,我會先做一些介紹,
如果已經都懂得,可以直接往下拉到清單的部分。
公司以營利為目的,每年將從盈餘分配紅利
這是我們所說的配股(股票)、配息(現金)
每個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
而上市櫃公司為了籌措資本向投資人籌錢,
每年會將前一個年度所賺的錢回饋給投資人,
會從盈餘中分配一些紅利給股東,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配股或配息,
配息即公司發放「現金」,
現金股利 1 元 = 持有每張股票可領 1,000 元
「配息」是公司發放「現金股利」,股東領到的是現金,
舉例來說,兆豐金(2886)今年配息 1.7 元,
只要持有一張兆豐金(2886),就會領到 1700 元(1000 股* 1.7 元),
如果要計算殖利率的話,就是把股息 1.7 元除以股價,
但其實算法有蠻多種的,通常我會使用「當下」或是「除息前」股價來計算,
所以用 07/03 兆豐金(2886)收盤價 31.55 元計算,
殖利率就是 1.7 / 31.55 = 5.38%。
配股即公司發放「股票」,
現金股利 1 元 = 持有每張股票可領 100 股
「配股」則是公司發放「股票股利」,股東領到的是股票,
假設公司配發 1 元股票股利(單位也是以「元」計算)
而我有一張股票,那我會拿到的股票數量是這樣計算:
1 / 10 *1000 = 100 股(股票股利 / 股票面額 * 持有股數 = 拿到的)
所以持有 10 張股票,就是另外再多領 1 張股票,
股票股利的殖利率計算也是直接以「股利 / 收盤價」,
但實際上,這樣的算法不完全正確,
因為在股價填權後,股票股利的投資報酬率不會等於殖利率。
※這部分有點複雜,日後再寫一篇文詳細介紹
無論發股票還是現金股利,持股市值不變
將會由「除權、除息」的動作平衡於股價
再來要了解的是,我們領到的股利,無論是現金還是股票,
其實都「不是多拿」的,因為它們會在透過「除權、除息」平衡在股價上,
發放現金股利時,是透過「除息」平衡股價,
例如,領了 1 元的現金股利,股價就會在除息時除掉 1 元,
那假設持有一張股票的投資人,領了 1000 元的現金,
但股價也減少 1 元,損失 1000 元的價差,一增一減剛好不變
發放股票股利時,是透過「除權」反應股價,
除權的股價在計算上比較複雜一點點,如下:
除權前一天收盤價 / 1 + 發放的股票股利張數 = 除權後收盤價
例如: 1 元股票股利等於發放 100 股,
持有一張股票會變成 1000+100 股,也就是 1.1 張,
除權前一天收盤價如果是 100 元,
除權後的股價就會是 100 / 1.1 = 90.91 元,
那持有的市值是 100*1,000 = 100,000 元,
除權後變成 90.91 *1,100 = 100,000 元,
和除息的結果一樣,一增一減剛好不變,
※如果公司同時發放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記得「先除息、再除權」
股價順利成功填權息,才有實質的獲利,
填了權息,那些股利才真的是你的
所以了,在領到股利前先不要太開心,
股價是否能漲回到除權息前一天的收盤價才是重點,
這步驟也就是市場常說的「填權、填息」,
進到這個環節,就要知道一檔定存股的價值除了殖利率的高低以外,
也要兼顧到是否能夠「填權息」,不然殖利率再好,卻無法填權息,
那其實領到的現金股利、股票股利都是自己的錢,左手進、右手出的概念,
股票股利會稀釋股權,造成 EPS↓
再提一個我認為蠻重要的重點,
長期定存、投資的人比較偏好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問題出在發放股票股利「會使流通在外股數增加」,還記得 EPS 的公式嗎?
EPS = (稅後淨利-特別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數,分母變大等於 EPS 變小,
沒錯,也就是說,公司獲利能力沒有改變,
卻會因為發放股票股利而讓 EPS 變小,
這時市場因為 EPS 變小,給予的評價也會降低,
所以比起發放「股票股利」,現金股利不會使 EPS 降低會來的好一點。
10 檔具「長期定存優勢」高殖利率股
再來就進入最後階段了,
剛提到因為股票股利會影響 EPS,
加上我自己也比較偏好現金股利,
所以接下來我會以「現金股利」作為基礎,
並利用其它 4 個條件來篩選股票,
選出具有「長期定存」優勢的高殖利率股,
4 個條件具備「高、穩、公司不賠老本、不要賺股息賠價差」的特性,分別是:
1. 近 5 年來,每年現金殖利率 > 5%(高)
2. 近 5 年的現金股利,最高那年與最低那年的差福在 25% 以內(穩)
3. 近 5 年 每年 EPS > 每年現金股利(不吃老本)
4. 近 5 年填權息年數 >= 4 年(不要賺股息賠價差)
總共只有選出 10 檔股票,條件篩選嚴格,所以檔數不多
結語
每個人需求不同,也會影響到存股標的的選擇,
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存股週期」,
存股週期如果在 5 年以下,
那殖利率的高低和填息機率會是第一首選;
週期如果拉長到 5 年以上,是真正的長期投資,
那穩定會是最重要的,因此股價波動、殖利率波動穩定是首選,
填息機率倒是其次了,畢竟長期下來,
股價 1 年內就算沒填息,也會在日後填息,
而要存的長久,穩定才是核心。
無論如何,先判斷自己的目標和需求,
做好自己的配置與規劃是最重要的。
Peter投資去
點擊加入 → FB 社團(不定期發布籌碼、線型圖文教學)
點擊按讚 → FB 粉專(不定時發布新手教學文章)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