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大戶20講】之四:内部大戶持股變化怎麽計算?

老簡

老簡

  • 2020-05-18 10:27
  • 更新:2020-12-11 10:42

【内部大戶20講】之四:内部大戶持股變化怎麽計算?

 

(圖片來源:shutter stock)

 

持有多少張股票算大戶?

有個問題:個股持股多少張我們可以界定這個賬戶是所謂的大戶?

根據我們的經驗,用股價來區分是相對好的區分辦法:

當股價大於50我們用持股超過400張就定義為大戶,

而股價小於50我們用1000張持股作爲大戶的最少標準。

我們在第二講説過:【内部大戶】就是【非法人大戶】,

難道除了法人,個人只要持有大量個股的股票都是公司内部人?

我不敢說都是公司内部人,

但絕大部分是知道公司運營狀況的人,

這些人若不是公司内部人就可能是内部人的親友,

或者是公司行業内的知情人士,

可能是上下游關係的廠商,也可能是同業,

(最近穩懋公告買進宏捷科還有之前大聯大買進文曄都是例子),

總之内部大戶只是大概率的説法,

我相信沒有對一家公司有充分的瞭解内情,

沒有人敢重壓一檔股票達到數千萬以上資金規模的

(以前土財主多,現在越有錢的人越謹慎)

 

 

清楚了解大戶的買賣差

簡單粗暴的說大戶只有兩種:【内部大戶】跟【法人大戶】兩種,

而所有大戶的股權資料在集保戶股權分散表裏面都會顯示出來,

法人大戶中的三大法人(外資,投信,自營商)進出的資料

在每個交易日的下午四點左右就能查到,

當然法人大戶不只三大法人,

還有壽險法人跟官股法人還有其他法人,

三大法人的交易量應該可以説佔所有法人交易量的7成以上了,

所以我們只看三大法人也就跟整體法人進出相去不遠,

而三大壽險中的國泰人壽跟富邦人壽因爲他們大多會在自家券商進出,

所以也比較容易可以查出來,南山人壽進出的券商很多,

所以很難查出他的進出動態,官股進出也很難查詢,

所以我們對法人大戶進出的追蹤就以追蹤三大法人爲主,

但如果我們發現個股大大股東名單裏有國泰人壽或者富邦人壽

我們也會將國泰跟富邦總公司的券商分點進出作爲觀察的重點之一。

 

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減法算出每周内部大戶的買賣:

内部大戶持股的增減=集保戶股權分散表大戶增減 - 三大法人同時期的持股增減

(如果有國泰人壽或者富邦人壽參與其中的,我們會手動調整)

 

 

精確算出每周大戶的買賣:

以上的簡單算法不精確,

一,三大法人只是大部分的法人,不是所有的法人。

二,我們假設三大法人都是大戶,

但根據經驗推算只有75%左右的法人是大戶,

所以要更準確我們要把三大法人增減的數字乘上75%,

但其實也不是每個個股的法人是大戶的比例都是接近75%,

其實股本越大法人要成爲大戶的幾率就越大,

股價越高法人是大戶的比例就越小,

股價對於法人是否為大戶的影響力又大於股本的影響力。

如果我們要更精確的預估法人是否為大戶

我們乘上的參數就不能簡單都用75%來計算。

 

根據經驗這個參數可以修正為Z%=75%+X%-3Y%,而X=股本/10億,Y=股價/50。

當Z>100就以100計算,Z<0就以0計算。

 

這樣的公式會讓一般人用手算很頭疼,

所以用簡單公式計算就可以知道大概,

不用算的這麽複雜,而如果用程式去計算,

設定一次就一勞永逸,可以得到相對精確的結果。

 

【内部大戶20講】之四:内部大戶持股變化怎麽計算?

老簡

老簡

基本面為盾,籌碼面為矛,我是無可救藥的死多頭。我的投資風格是「基本面為盾,籌碼面為矛」,並且奉行12字箴言「控制部位,嚴選個股,買綠賣紅」。 歡迎加入我的臉書社團:http://cmy.tw/0072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