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2317) 1 月營收創下近三年最差,肺炎影響減輕了嗎?

鴻海 (2317) 1 月營收創下近三年最差,肺炎影響減輕了嗎?

 

鴻海 (2317) 在郭台銘退位以後,

劉揚偉董事長順利接棒,

但是才剛走馬上任的他,

就因為冠狀病毒的影響,

迎來鴻海近三年最差的開局,

而全球擴散的疫情,

也成為這幾天法說會討論的焦點,

到底劉董帶領的鴻海,

要怎麼面對接下來充滿變數的一年呢?

我們來看看法說會的精彩內容!

鴻海 (2317) 1 月營收創下近三年最差,肺炎影響減輕了嗎?

 

公司簡介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317) ,

成立於 1974 年 2 月 20 日,

初期以生產電視機旋扭起家,

後來慢慢轉型到電腦連接器,

在 1991 年 6 月上市,

經過不斷的擴大與轉型至今,

目前成為全球最大電子零件與組裝代工廠。

 

四大競爭優勢

鴻海目前是靠"規模經濟"的代工業為獲利來源,

但是仍有四大優勢:

1.專利多

鴻海申請的專利權微台灣公司前 3 ,

在生產技術上的領先,

進而提高不少良率,

以及增加同業競爭的成本,

對爭取訂單有加分的效果。

 

2.產業龍頭

鴻海為代工業龍頭股,

不僅公司在全球排名 25 名;

在台股市值僅次於台積電,

電腦與手機相關產業,

都仰賴他的代工,

特別是質地精美的 APPLE 手機。

鴻海 (2317) 1 月營收創下近三年最差,肺炎影響減輕了嗎?

 

3.成本控管佳

鴻海不僅是品質優良,

更可怕的一點是不用砍價,

通常都會主動以"破壞性"的價格,

來爭取市場上的訂單,

在成為世界代工龍頭後,

以"全球化"與"水平垂直整合",

充分將上下游產業連結,

以降低生產成本;

近年來,更布局智能製造,

代工量上升的同時,

也降低日漸提高的人力成本。

 

4.效率與品質兼顧

"魔鬼出在細節裡"是郭董名言,

也是他的治軍作風,

雖然代工品質並不能達到業界第一,

但是在講求高效率的科技業,

在較短的交期壓力之下,

鴻海的表現已經是可圈可點,

本次的新款 iPhone ,

與前一代差異小,

更能讓生產曲線加快,

配合機器與大數據、雲端等輔助,

提供更優質的代工效率。

 

2019 Q4 業績分布

鴻海集團主要分為四大項目::

分別是占比將近 60% 的消費暨智能產品、

與企業產品 (佔比 20%)、

運算產品 (佔比 18%)、

元件與其他 (佔比 5%)、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想觀賞上述精彩的文章嗎?

只要 379 元,

艾蜜莉專業版APP + 每月 2 篇存股心得】一次滿足!

鴻海 (2317) 1 月營收創下近三年最差,肺炎影響減輕了嗎?

★ 25 K 起薪小資女也能不勒緊褲帶過日子,過上財務自由的人生?

趕快來看秘訣手刀衝 >>

鴻海 (2317) 1 月營收創下近三年最差,肺炎影響減輕了嗎?

 

【歡迎加入 艾蜜-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

小資女艾蜜莉

小資女艾蜜莉

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利用閒暇時間自行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模式與交易邏輯,6年獲利400萬並持續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