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兆豐金(2886):以「銀行」為獲利主體的官股金控
歷史造就下成為台灣唯一美元、歐元及澳幣的清算銀行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前身是交通銀行,
2002 年與國際證券以股權轉換方式成立了交銀金控,
並於當年底正式更名為現在所熟知的兆豐金控,
隨後又陸續併購了中興票券、中國商銀、中國產險等子公司。
因為兆豐金本身就是由兆豐銀行所組成,
自然是以「銀行」為獲利主體的金控,
兆豐銀行占獲利 8 成以上,而票券則約 1 成。
從下圖的前 10 大股東名單中可以看到,
包含了財政部、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中華郵政等,
與政府相關的持股比例總計就高達 23.91%,
由此就可以判斷兆豐金是一間官股金控。
(備註:股東資料截至 2019.04.22)
除此之外,兆豐銀行本身具有相當特殊的歷史地位,
在過去台灣的中央銀行成立以前,
中國銀行被賦予代理國庫及發行貨幣的任務,
中央銀行成立後則被指定為政府特許的國際貿易及匯兌專業銀行,
因為兆豐銀行在過去併購中國商銀的關係,
自然使兆豐銀行在現今的外匯業務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成為台灣唯一美元、歐元及澳幣的清算銀行。
什麼是清算銀行?兆豐銀行又有什麼好處?以美元作舉例,
以前沒有清算銀行時,若銀行間要換美元都是比照國際匯款流程,
金流匯入會晚 1~ 2 天,若是台幣都是當天到款,
但兆豐銀行擁有清算平台,協助辦理相關的清算業務,
現在銀行間若在境內進行美元交割都可以在當天到款,
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各銀行集中處理美元交易並維護權益,
而兆豐銀行因為自己不用再透過其他平台交易外匯,
自身優勢就是擁有較好的外匯資金成本,
因此可以提升外幣存放利差的獲利能力。
2016 年被美國獨立監管機關開罰 58 億元台幣
導致單年度獲利下滑,後續也有持續性支出影響獲利
接著讓我們來看一下兆豐金近 10 年的營運狀況,
過去獲利逐年穩定的提升,
不過其中 2016 年獲利突然大幅衰退,
主要是因為當年兆豐在美國紐約的分行,
被當地的獨立監管機關判定洗錢防制有缺失,
開罰約 58 億元台幣,造成一次性重大損失,
之後為了配合美國洗錢管制的要求,
每年都付出高達 10 多億元的人事及系統成本,
也影響到了近年的獲利成長,
目前還尚未被監管機關解除管制,未來可以持續追蹤最新狀況,
若能被解除管制,相關的費用才能夠改善。
該如何評估兆豐金公司的體質?
如何評估兆豐金的價值與操作時機?
現在前往陳重銘【月訂閱】方案,
即可在追夢玩家平台,閱讀全文(請點此)
【月訂閱】方案內容:
1. 精選「52週募資學習計畫」5~9 月文章 (共 10 篇)
2. 2019/10/1~2020/5/31 提供內容同步「52 週募資學習計畫」
3. 每週至少 1 篇分析文章
4. 每月 1 則選股清單
5. 每月 1 部影音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