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19-12-13 17:22
  • 更新:2019-12-19 13:37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加權指數本周在台積電(2330)帶領下朝 12,000 點猛攻,

繼 12 日大漲 135.65 點後,13 日開盤再度開高 139.62 點,

收盤漲幅收斂至 11,927 點,但距離萬二點也只差臨門一腳,

然而 13 日相比 12 日,資金分配不均的情況進一步加劇,

上漲家數為 289 家,下跌家數為  507 家,持平家數為 133 家,

下跌家數幾乎達到上漲家數的 2 倍之多,

除非投資人有大量買進台積電(2330)或作多台指期,

相比 11 月的萬一行情,

12 月中的萬二行情對多數投資人來說幾乎沒有參與感,

此外,雖然多數股票在台股下半年牛市中,

累積了可觀的漲幅,讓不少投資人帳面資產大幅增值,

但還是有一些股票出現驚心動魄的崩盤走勢,

本文除了比較近期加權指詭異的走勢,

還會盤點幾檔萬一即萬二行情中,

與大盤逆勢而行,接連破底的股票。

 

 

加權指與櫃買指數

在昨(12)日文章中,我們將加權指數走勢、台積電走勢及上漲家數放在一起比較,

並注意到加權指數與台積電(2330)走勢幾乎重疊,

同時上漲家數創下近期新低,

是近 3 個月第一次出現台積電(2330)股價創高,上漲家數卻創低的狀況,

由於開頭已提過 13 日上漲家數再度刷新低,

因此本文改成比較加權指數走勢、台積電走勢及 OTC 指數走勢,

比較區間抓 2019 年 6 月 14 日到 2019 年 12 月 13 日,

從 6 月開始,OTC 指數比台積電(2330)更接近加權指數的走勢,

尤其7 月 29 日到 8 月26 日的走勢連動性特別明顯,

一直到 11 月 29 日及 12 月 2 日加權指數回檔時,

OTC 指數都還與之連動,但即便如此,在本波萬二行情發動後,

OTC 指數也與上漲家數一樣,出現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狀況,

加權指數連續兩天累積大漲 226.96 點,

OTC 指數卻逆勢下跌,反映中小型類股在 12 月中回檔幅度明顯,

由於多數投資人無法確定這種現象會導致甚麼樣的結果,

選擇觀望或退場,這更讓中小型類股的賣壓進一步加劇。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與大盤逆勢而行的個股

看完目前大盤弔詭的走勢,回到個股,

任何行情都會也一些與大方向逆勢而行的股票,

比如 2008 ~ 2009 年金融海嘯時,

線上遊戲股卻可以創造「宅」經濟題材走出大多頭,

而美股目前頻創新高,但受到電商強力競爭的零售業者股價卻紛紛創新低,

甚至出現不少百年老店股價跌到只剩 1 美元的慘況,

同理,台股當前大走多頭行情,

也是有出現一些股票連連破底,慘況堪比大盤崩盤的景象,

事實上,一些效率派投資人往往會秉持一個想法,

即股價型態不會因為自己買進而改變,

一支股票在自己買進之前就天天跌,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可以預期之後還會繼續下跌,

股市不是繞著自己打轉的,即便是多頭走勢,

買進正在上漲的股票獲利機率也大於買進正在下跌的股票,

而多頭走勢買進正在下跌的股票,雖然也有可能獲利,

但除非有過人的技巧可以精準判斷反彈切入點(俗稱抄底),

不然更多時候買進之後只會跌的更兇。

 

本文使用 2 個篩網,分別是

1.過去 20 個交易日下跌 10%

2.周成交量大於 5 千張(日均量 1 千張)

符合這兩個條件的股票一共有 7 檔(12 月 12 日資料篩選)。

 

1. 中裕(4147)

最近 2 個交易日台股接連大漲,愛滋藥物廠中裕(4147)卻連跌 2 跟跌停,

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不少認為自己有「抄底」技巧的投資人在旁躍躍欲試之外,

該公司從市場預估的新藥上市隔年(2019)每股獲利 10 元,

到現在利空一波接一波,更是讓人對生技股的未來打上一個大問號,

除了藥物開發時需要龐大資本挹注外,還要承擔藥物開發失敗的風險,

就算如中裕(4147)藥物開發成功了,還要面對銷售通路的問題、藥物市占率的問題,

中裕(4147)在 2018 藥物上市前,由於是台灣生技股第一支有重量級藥物成功開賣的股票,

股價在 2017 年 12 月從 180 元左右起漲,到了隔年(2018) 5 月已站上 340 元,

市場都認為這間公司就是台灣生技業的指標,未來一年賺一個股本,

孰料劇情急轉直下,藥物上市後,每月的營收接連不如預期,

一開始公司對外一下說是潛在病患尚未投保,一下說是美國大風雪影響,

當然,經驗老到的投資人早已慢慢離場,

隨著股價一關一關的跌破,250 元、200 元、150 元,

到了 150 元股價比起高點已經腰斬了,

到了此時公司終於承認存在銷售問題,

在 12 月 11 日的法說會表示銷售夥伴 TH 面臨無法說服醫生為客戶換藥的問題,

即舊有的藥物雖然效果不如中裕(4147)的藥,但如果病人沒有惡化,醫生也不想冒線換藥,

原本預估 4 年達到銷售巔峰,現在延長到 6 年,

市場立刻用腳投票,連續 2 根跌停板,13 日在 106 元跌停鎖死,

與去(2018)年高點相比,股價剩不到三分之一,

也難怪許多老手遇到股價走勢與公司展望出現相反方向的狀況時,

寧願相信股價也不願相信公司的展望。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 益通(3452)

前股王益通(3452)就像太陽能產業的一個縮影,

受益於 2008 年之前歐洲國家對太陽能的補助,

股價創下千元高價,之後隨著中國廠商殺價競爭以及歐美國家補貼縮減,

太陽能淪為台灣最慘的慘業,2011 年被媒體戲稱為四大慘業的 3D1S,

分別是面板(Display)、led、記憶體(Dram) 以及 太陽能(Solar)

如今面板雖然還是慘業,但公司現金流穩健,每年仍創造近兆元產值,

記憶體(Dram)則在 2012 年多家廠商倒閉後,從以往的慘業,

變成金牛,無論是台灣的南亞科(2408)或是美國的美光(MU),

近年都擺脫以往雞蛋水餃股的既定印象,成為每年獲利數百億的健康公司,

led 則與太陽能(Solar)難兄難弟,但太陽能(Solar)又比 led 更慘一點,

其中一大原因是太陽能產業缺乏終端消費性需求,

目前太陽能產業唯一能獲利的換結是蓋電廠賣電給政府,

而太陽能上游的多晶、太陽能電池,

早已成為不具備技術門檻的產品,

一些產業雖然技術門檻不高,但可以以量取勝,

然而這樣的條件太陽能並不具備,也就導致益通(3452)當前下櫃的命運,

在經歷多年的虧損後,益通(3452)母公司英業達(2356)決定停損,

不再對益通(3452)投入資源,在今(2019)年 6 月暫停益通(3452)所有的太陽能業務,

這造成益通(3452)在 12 月 4 日公告,

因營收從 6 月開始連續 6 個月營收為 0,

已符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業務規則第 12 條之 2 第 1 項第 7 款規定,

終止有價證券櫃檯買賣,股價也從 12 月 4 日起連續跌停 6 天,

到 1.15 元才止跌,對比千元股王時的意氣風發,

讓人感概萬千。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3. 立積(4968)

前面提到過中裕(4147)面臨的銷售困境,股價早已偷偷告訴投資人答案,

與之相反的事,有時候股價往往會走在營收之前,

待營收出現後,反而是低價買進的投資人出貨的大好時機,

但這種想法會出現兩個結果,一種是後續真的出現營收了,

低價買的投資人賺到價差,高價接盤的投資人後續有豐厚的股利領取,

雙方皆大歡喜,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另一種則是股價根本漲過頭,

所有的上漲過程都只是追求資本利得的散戶、中實戶、法人上演泡沫追逐戰的結果,

幾年前股后漢微科從 2,400 元跌下來後,有些投資人很納悶,

2,400 元的漢微科到底反映了甚麼,同樣的邏輯套用到目前的立積(4968)身上,

立積(4968)股價在短短不到一年內,從 50 元漲到 255 元,

照理說般出來的營收就算不是年增 200%,也應該要是年增 100%,

結果過去 6 個月立積(4968)端出來的營收年增率長這樣: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投信也意識到這樣的營收搭配 250 元股價,有過高疑慮,

隨時會面臨同業倒貨的風險,還沒等到 2020 年 1 月,

立積(4968)就出現投信結帳行情,投信持股比從最高 24.7%,

下降到 12 月 13 日的 5.1%,股價更一度跌破 170 元,

不禁讓人想問,255元的立積到底反映了甚麼?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4. 泰福-KY(6541)

生技族群在多次解盲失敗及中裕(4147)銷售不振後,

市場投資人早已對新藥族群心灰意冷,

原以為不是新藥的生物相似藥廠泰福-KY(6541)會有一番新氣象,

沒想到卻遇到藥物有效性以外的問題 - 侵權問題,

這下耗費數十億開發的生物相似藥可能無法上市,

就算成功上市,上市後會不會有意外,現在投資人也不敢說不會有了,

不管是愛滋病治療權威主持的中裕(4147),或是身價百億的生技天王成立的泰福-KY(6541),

都在這波萬一行情中紛紛破底,創下掛牌新低價,

也訴說了台灣生技股在過去 10 年,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下表為 7 檔最近 20 個交易日下跌 10% 以上,

周成交量大於 5 千張(日均量 1 千張)的股票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或 訂閱方案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台股猛攻一萬二,這 7 檔卻接連跌停,還有一檔準備下市...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