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北股市的中小型類股,
從 Q3 開始陷入一種 5G 狂熱之中,
舉凡與 5G 相關的類股,從上游到下游,
只要能沾的上邊,無一不剽悍飆漲,
許多投資人都知道要順勢而為,
即買進法人作多且均線多頭排列的股票,
但這類型的選股方式,在股票短期上漲幅度過大時,
容易買在最高點,
畢竟許多中小型飆股,之所以能有源源不絕的銀彈湧入,
偏好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人固然是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有許多投信基金經理人,
他們為了衝刺自己操作基金的績效,
都會選擇最強勢的股票加碼,
當所有基金經理人都出現相同的操作模式時,
就會造成個股在短時間內上漲 50% 以上甚至是翻倍,
然而市場老手、新手都知道,任何飆股,
都符合一個原則:「萬般拉抬只為出」,
既然股價也漲上去了,基金績效也達到標準了,
那麼下一步就是要賣出持股,即所謂「出貨」。
基金對單一個股投資不得超過 10%
甚麼樣的股票會是投信出貨的高風險族群呢?
根據法規,單一基金對於單一個股的持股比重,
不得超過 10%,也就是說,就算一支股票再怎麼飆,
當一個基金經理人已經買到 10% 時
(可能價格也根本就是他們自己買上去的)
接下來能夠做的操作,除了減碼、續抱,沒有第二種操作方向,
因此,當單一個股的投信持股比例越來越高,
就可能面臨到後續銀彈無法接續上來,
投信銀彈無法跟上,買盤也就無法跟上,
買盤無法跟上,股價、均線就會開始鈍化,
鈍化後基金經理人便會獲利了結,
最終轉入空頭走勢。
接下來就針對上述邏輯建立了 2 個篩網
使用 籌 碼 K 線 進行選股
篩選標準為:
1.投信持股比率大於 10%,且持股庫存超過 2 千張
2.投信成本乖離率超過 20%
投信成本乖離率
投信成本乖離率,是將
(股價 - 投信平均成本)/投信平均成本
所計算出來的比率,該比率即為估算的投信平均報酬率,
若報酬率超過 20%,獲利了結的風險則大幅上升。
經過篩選出來的股票一共有 6 檔,
但須要澄清,本文絕非看空這 6 檔個股,
放空強勢股絕對是投資的大忌之一,
只是在選股時需要注意,
就算不做空,做多也應該要讓自己受到傷害的風險降低。
1. 雙鴻(3324)
雙鴻(3324)為散熱模組大廠,
從底部起漲至今已達一年,關於散熱與 5G 的關聯,
許多投資人已耳熟能詳,這裡不多做贅述,
從籌碼來看,投信大約再去(2018)年 10 月份進場布局,
當時成本線落在 61 元上下,
經過為期將近一年的拉抬,
股價再今(2019)年 10 月一度站上 242.5 元,
投信持股成本也向上推升到 161.35 元。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目前投信成本線乖離率達 44.41%,
此外,投信持股比例一度在今(2019)年 10 月達到 26%,
且投信成本線乖離率達到 41%,
之後確實出現投信向下調節持股的現象,
股價也由 200 元修正至 170 元,
目前投信持股比率為 18.8%,
加上乖離率再度擴大,
投信賣股風險再度上升,
從下圖我們還可以觀察到,
外資對雙鴻(3324)的持股比例為 10%,
遠遠小於投信的 18.8%,
如果投信開始賣股,
外資買盤很難吃下投信手中的籌碼。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還有 5 檔投信持股比率大於 10%
、持股庫存超過 2 千張
且投信成本乖離率超過 20% 的股票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