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在股市難免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問題
例如:該怎麼選到漲停股、什麼時候該停損
、盤中股票快漲停了,要追嗎...等等
這些都是大多投資人在新手時期
甚至是到現在都還會一直提出的問題
適合股市新手、老手看的
《散戶的 50 道難題》
我最近注意到一本書-《散戶的 50 道難題》
書名深深打動到我,自己作為台股的投資人
其實也就是散戶,當然不經好奇
這 50 道難題中,是不是也有自己一直以來的問題
或是已經找到答案的問題,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又是怎麼樣的?
此書出版於 2017 年底,算是一本還蠻新的書
書中舉的案例也都很新鮮
作者為:安納金、葉芳、金律 等 3 人共同撰寫
3 人都是股市中的老手兼高手,他們的經歷資深
這 50 道難題由他們親自整理,就讓我更確定了是必看的一本書
此書以「6 大面向」整理出 50 個問題
這次從書上選了 3 題 來和大家分享
不過我只會提到內容的一點再加上自己對於這 3 題的解答
詳細內容各位有興趣的話,再自己去買一本來看囉
→ 博客來連結
(贊助商連結)
1. 第 6 道難題-如何選出隔天會漲停的股票?
這題蠻有意思的,其實在第一眼看到時
心裡出現的下意識一定是:不可能
因為如果有人可以告訴你這件事
換一個角度想,等於他知道明天樂透會開幾號
一般人應該都不太會把這件事講出去
再說,要是真能選到明天會漲停的股票
那就把所有的財產拿去抵押貸款,全部梭哈一把就好了
書的解答:
那麼,書中是怎麼解答這一題的呢?
作者認為,要找到隔天漲停的股票
顯然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但卻有方法可以「相對容易」找出隔天漲停股
書中給出 4 個隔天可能漲停股的條件
不過我這邊就不明列了,只講個大概就好
這個方式跟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窒息量」有些相似
主要是瞄準股價大漲後的整理階段
且成交量縮到非常低迷之時來介入股票
除此之外,還要搭配業績成長及技術線型優的條件
這一個方式確實有辦法以很高的機會找到漲停股
如果不是漲停,股價也有機會在短期內出現連續大漲
※書中案例還有用到三角收斂的條件
這檔則是我拿來強調窒息量部分,所以沒用到三角收斂
2. 第 10 道難題-已經選好標的,如何找到好的買賣點?
我曾經說過,選股這件事情的難度其實不高
會漲的股票大家都會選,難是難在「選時」,也就是進出場的價位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發現大多來問我問題的投資人
選的股票問題都不太大(除了股價在季線以下的股票)
真正的問題大多是在進場的價位太高、不知道何時該出場
又或是股票有選到,但飆漲時自己卻早已賣出...等等之類
影響進出場的要素,又與「心態」有關
很多投資人都會因為一時衝動,去追股票
也會因為一時恐懼,去砍股票
反而依照計畫在走的人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贏家少、輸家多的原因
好,扯遠了,現在來看一下書中是怎麼解答的
這點與我原本預期的「時機」有些差距
這邊的解答比較聚焦在「買進當天的掛單方式」
書的解答:
安納金作者提出了「金字塔型」的買法
主要是以「部位」為主,「價位」為輔
因為一般投資人並非主力,無法控制股價,但可以控制部位
藉以分散多個不同價位的掛單方式達到布局的目的
簡而言之,如果今天想買滿 10 張股票
要把 10 張股票依照 4、3、2、1 的張數
分別掛在「平盤價、平盤+0.5%、平盤+1%、平盤+1.5%」
(此 % 數將依每檔股票的股性不同有所改變)
詳細的做法還是建議搭配書中內容來了解
因為書裡內容有搭配案例,會更容易懂
3. 第 15 道難題-該不該去追「盤中快要漲停」的股票?
投資人盤中看到強勢股,常會因一時的激情衝進去買股
但是沒有計謀或是策略的貿然進場
很多時候都會因為「追太高」的心理壓力
做出一些「很奇怪」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事情
例如:追太高、跌一點停損、再漲再進場、盤整一下又停損
來來回回,不要說是價差,光手續費就不知道多付了多少
所以,若以我自己個人觀點來看,是否要追進漲停股
關鍵還是會在「股價的線型表現上」
承接上方的第 6 道難題,若是股價大漲後盤整階段
前一天出現窒息量的股票,在盤中量增漲停,就代表有人點火攻擊
此時我願意去追漲停的意願就會比較高
反之如果是已經漲了幾天,後續出現超級大量的漲停
此時我就不太會去選擇追高,風險太大了...
書的解答:
同樣的來看一下書中給的解答是什麼
作者表示,因在漲跌幅限制從 7% 改為 10% 之後
要連續出現 2 天漲停的機率已經沒這麼高了
所以實際上,不須執著在「漲停」這件事情上
反而應該要觀察,股價是不是會「續漲」
書上給了 2 個可能續漲的條件
主要以「籌碼」及「技術」為主
法人有在照顧的股票作為前提
再觀察股票的技術線型是否為橫盤整理後的「帶量長紅」
這就是股價「漲不停」的重要因素
結語
除了我這篇文章提到的 3 個偏實戰的難題之外
這本書還釐清了很多心態或是觀念上的問題
像我覺得很多投資人搞不懂自己是在「投機」還是「投資」
這兩者在本質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多數人卻喜歡那同樣的標準或方式來一起執行...
而作者也用明確的方式來幫助投資人搞懂這 2 者之間的差異
(選擇什麼獲利方式,當然就要選擇相對應的操作邏輯)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很多難題的解答及觀點 我也非常贊同
如果平常有在看我寫的 Peter籌碼教室 系列文章
相信這本書你一定也會看的如魚得水,看得很輕鬆
而且,如果你沒耐心看完整本也沒關係
以條列式的問題來呈現整個內容及概念
對讀者的好處就是可以直接挑自己想看的問題來看
不過我還是建議要把整本書都看完
因為有些細節可能藏在你不想看的問題上
漏看的話我認為很可惜啦
延伸閱讀
Peter籌碼教室 第 8 集 → 5 種「最佳買點」告訴你…突破買、拉回買,哪個容易賺錢!
Peter籌碼教室 第 12 集 → 沒選對投資方式,也是「常賠錢」的原因,這 3 類…你適合什麼?
Peter投資去
點擊加入 → FB 社團(每週 3 篇籌碼異常股分析)
點擊按讚 → FB 粉專(不定時發布新手教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