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投資組合建立後,會有漲有跌
有風險概念的投資人,
都會將自己的資金部位分散投資,
有些人會選擇分散到 3 ~ 4 檔,有些人則會分散到 10 檔以上,
然而,當投資組合成形後,
便會面臨到一個問題,
即投資組合中,有些股票的未實現報酬是正的,
有些則開始出現虧損。
每一季財報發布後,做持股檢視
台股的企業,每一季都要公告財務報表,
四個季度的財報公告時間的期限分別為
第一季:5 月 15 日
第二季:8 月 14 日
第三季:11 月 14 日
年報:3 月 31 日
在財報公告後,投資人應重新思考手中的持股,
對於手中的持股是要「持有」、「賣出」或者是「加碼」,
是否應針對手中財報表現不如市場預期的進行調整,
目的很簡單,我們要讓自己手中的資產達到整體報酬率最高。

ETF 的原理,也適用於主動投資
近年被動投資大行其道,ETF 頓時成為顯學,
然而我們如果去研究 ETF 最根本的原理,
就是將下跌的股票出清,並買進或加碼會漲的股票,
以 0050 而言,友達(2409)、群創(3481)由於不斷下跌,
就會被賣出,而台積電(2330)由於持續上漲,
在 0050 當中的占比就越來越高,
ETF 由於持股部位過度分散,
對於主動投資人並不具備吸引力,
但對於主動投資人而言,
即使手中的持股只有 4 -5 檔,
也應將 ETF 汰弱留強的概念套用到自己的投資組合上,
即每一季檢視持股,將一直下跌的股票賣出,
保留正在上漲的股票,並找尋正在上漲的股票買進,
結論
沒有一個棒球教練會把表現好的球員留在板凳,
並把表現不佳的球員換上場,
投資人在市場投資時,也務必謹記這個道理,
如果不斷的將表現不佳的球員換上場,
最後整個資產組合就都是二流的選手,
長期下來的報酬率絕對不會好看。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