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般台股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
往往會參考基本面、籌碼面或是技術面,
但除了這三個面向之外,
還有一個面向,叫做官司面,
官司面是針對本文案例所使用的名詞,
以下將針對 2 個案例,
說明為何公司負責人被起訴,你不應該做多...
1. 群聯(8299)
群聯(8299)於 2016 年疑似作假帳遭檢調搜索,
事後發現,群聯(8299)主要是透過與
董事長潘建成個人投資的香港公司進行交易,
來將盈餘平穩化,但對檢調而言,與香港公司的交易,
並沒有實際的貨品往來,恐有涉及到假交易的部分,
在偵查 3 年後,於 2019 年 7 月 31 號,
對董事長潘建成以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
潘建成 7/31 遭起訴
在檢調確認起訴潘建成之前,
群聯(8299)股價受惠於記憶體產業吹起減產風潮,
2019 Q3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有望止跌反彈的利多,
股價由 270 元上漲至 340 元,
但在 7/31 早上,檢調起訴後,
股價瞬間摜殺至接近跌停板的價位,
這是由於法人內部都有風控機制,
而董事長被起訴,就屬於某些法人設定的風控環節,
這時原本不斷買進的法人,在起訴這個時間點過後,
就轉而開始將手中持股賣出。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下圖:潘建成於 7/31 10 點遭到起訴後,
股價瞬間大跌,賣壓將股價由 321 元摜壓至 296 元。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還有 1 檔董事長遭到起訴後
股票多頭趨勢改變的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