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 生氣,不如「無視」!面對討厭的人 最好的答案,就是沉默!

采實文化

采實文化

  • 2019-07-19 11:43
  • 更新:2020-10-26 11:36

與其 生氣,不如「無視」!面對討厭的人 最好的答案,就是沉默!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個人都會有討厭的人,也都會被討厭,

我們要知道,「即使對方討厭我,那也是他的自由。」

如此一來,我們也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石原加受子 

 

雖然仔細思考會覺得很奇妙,

但有許多人會自己認為,

比起「自己喜歡的人」來說,

更接近「自己討厭的人」。

於是為了不斷增加的麻煩而煩惱。

 

為什麼無法接近喜歡的人

又不自覺接近討厭的人?

「不論走到哪都有討厭的人,

所以就一定會發生問題。」

「討厭那個人到難以忍受的地步,

不論睡覺還是醒著,

我只要一想到那個人在公司,

就好想要辭職。」

雖然這麼說,

他們卻也會在內心這麼回答自己:

「但是,為了那種人而辭職未免也太不甘心了,

就算辭職了,問題也不算真正解決。

就算換到了別的地方,

也一定還是有著這樣的人,

所以我知道其實這些都是自己的問題。」

 

與此同時,他們可能又會說:

「對平常沒有特別抱持想法的人,

可以普通地和他們交談,

甚至是時常說話。

但是一遇上喜歡的人就會變得很緊張,

完全說不出話來。」

 

假如問對方:

「和喜歡的人進展得如何了?

有主動丟話題給對方,

增加接觸的機會嗎?」

「不,還沒有。」

或許依照不同人的個性,

有些人可以維持一、兩年

這樣按兵不動的狀態,

或是維持一句話都沒說的狀態,

就表示「我已經放棄了」。

如果我們從「感情」的觀點來分析,

就能理解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假設我們以他者本位來思考,

或許是因為害怕「被對方討厭」。

即使接近對方有可能會和他「變得親近」,

但這些人更相信「會被討厭」,

所以才做不到。

 

那麼,對待討厭的人的時候又是如何呢?

其實討厭的人,

在「在意對方」的這一點上,

和喜歡的人是一樣的。

儘管如此,我們卻無法接近喜歡的人,

又會不自覺地接近討厭的人。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會認為

對自己有好感的人

是「安全的人」

越是討厭的人越會互相吸引?

接下來,我們從反面的立場來看。

假設有個對你抱持好感的人,

這個人對你來說是個不在意的對象,

就算你知道對方喜歡自己,

也不會積極地接近他。

只要自己不覺得有怎樣,

就能與他相安無事。

對自己而言,

對自己抱持好感的人就是「安全」的人。

如果對於對方的好意,

你可以用誠實的態度接受的話,

就會認為對方是「安全的人」。

當然,這裡所指的是日常一般生活的行為,

假如是跟蹤狂之類的非日常行為,

就不在討論範圍內。

 

討厭自己的人

是「危險的人」

那麼,

對於明白表示討厭你的人來說,

又會是如何呢?

在知道對方討厭自己的同時,

你就會開始變得在意起來。

這是因為,討厭自己的人,

對自己來說是「危險的人」的緣故。

我們會開始害怕,

或許會因此受傷,

或是因此而受害也說不定。

在這個時間點,

你「害怕對方」的意識,

也會傳達給對方。

如果這個時候,

在你的心中也抱持著「和對方戰鬥的意識」,

那麼就會和對方一樣,

用表情或態度來傳達「我討厭你」的訊息。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

這個就叫做「戰鬥」。

因為陷入在意對方的「戰鬥模式」狀態當中,

所以總有一天某一方

會以具體的方式開始戰鬥。

此外,如果你接收到有討厭自己的人存在時,

即使保持著平常心對自己說:

「必須和大家好好相處才行」、

「在職場上不可以抱持個人的情緒,不可以爭吵」。

如果你這麼想,

就會不斷壓抑自己「在意」的心情,

或是害怕的心情。

於是你會認為,

「或許我這麼做

可以讓對方變得不討厭自己,

可以互相理解也說不定。

如此一來就可以不用害怕對方了」,

而因為這個簡單的動機,

主動去接近對方也說不定。

當然像這種計謀,

能順利成功的案例應該很少吧。

相反地,當你越是接近討厭自己的對象時,

一個不小心反而會容易成為對方攻擊的箭靶,

要特別留意。

 

 

最好的處理方法:

認同「那是對方的自由」

不論喜歡討厭都是彼此的自由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辦才好呢?

最基本的概念,

就是認同「彼此有生活方式的自由」。

對自己來說,

之所以不在意「安全的人」,

是因為在內心抱持著

「即使對方喜歡我,那也是對方的自由。

即使知道自己被對方喜歡,

只要我對他沒興趣,就和我無關」的想法。

 

這個「互相的自由」,

對討厭的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但會認為

「即使對方討厭我,

那也是他的自由」,

而且同時也會認為

「所以就算我討厭對方,

那也是我的自由」。

基於這樣的理論,

正因為可以認同自己討厭對方是一種自由,

所以也能夠認同、

尊重對方擁有討厭自己的自由:

 

「即使對方討厭我,

那也是他的自由。」

「即使知道自己被討厭,

但只要我對他沒興趣,就和我無關。」

當然這個「互相的自由」,

是以不侵害彼此的自由,

不去做一些會致使受害的行動作為前提。

 

而所謂「認同彼此的自由」,

就是以自我本位思考來生活的基本概念。

雖然這麼做無法馬上解決人際關係上的問題,

但是如果能以這個概念作為

「人生基本原則」的話,

絕對可以整理好很多煩人的人際關係。

 

停止「總是覺得討厭的人離我很近&喜歡的人離我很遠」

無法做到的人 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能做到的人 認同喜歡討厭的自由,互相不干涉。

讓相處變簡單的32個心裡練習

 

 

閱讀更多好文,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摘自《讓相處變簡單的32個心理練習》

作者: 石原加受子  / 譯者: 蔡麗蓉 / 出版社:采實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采實文化

采實文化

【采實文化】健康生活.心靈勵志.親子童書 采實文化,致力幫助個人與家庭,達到理想生活。專注「健康養生」「健身減重」「人文關懷」「心靈療癒」「親子教養」「童書繪本」,精心製作的每一本書,都是為了讓讀者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安康的生活、更淵博的知識、更強韌的心靈、更美好的未來。

【采實文化】健康生活.心靈勵志.親子童書 采實文化,致力幫助個人與家庭,達到理想生活。專注「健康養生」「健身減重」「人文關懷」「心靈療癒」「親子教養」「童書繪本」,精心製作的每一本書,都是為了讓讀者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安康的生活、更淵博的知識、更強韌的心靈、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