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息旺季到,如何參與填息行情?
除息旺季即將到來,這時是許多投資人歡騰的時間
而股市中也有一些投機者
會趁這時來買進一些股價上漲力道強
填息機率高的股票下手
藉由除息後到成功填息的這段價差來賺取利潤
如果你也是這類的投機者,你會從什麼樣的股票來下手?
(贊助商連結)
選擇高殖利率股前
先評估「資金配置及其目的」
股市中,殖利率高的股票比比皆是
但其實每種類型都不盡相同,有:
1. 殖利率特高(大於 10%)、2. 股價長年表現平穩、
3. 股利每年發放穩定又或是填息機率高的
每一種都有其特色及優缺點
該怎麼從這些高殖利率股選擇適合自己的標的?
畢竟,有一好沒兩好
要找到面面俱到的高殖利率股其實有難度
所以在選擇時,要先以自己的
「資金用途」或「投資目的」為優先考量。
目的大略分為 3 種:
我把買高殖利率股的目的大概分成 3 種類型:
1. 只賺股息:為了長期持有,獲利來源為每年發放的股息
通常會選擇的高殖利率股,殖利率不一定要很高
但是每年發放的穩定度要夠,而且股價起伏不能太大
2. 賺股息也賺價差:承上,持有期間可能會相對較短一些
會選擇股性較活潑的標的,為的是除了賺股息之外,也要賺到價差
3. 只賺取填息的價差:高殖利率的股票在除息時,因為除息的程度較大
順利填息時的價差也會比較大一點(資本利得高)
所以就像上述所提到的,有些人在除息旺季會選擇賺取投機快錢
以這類目的為主的話,選擇的高殖利率股就要偏向填息速度快的股票
並在順利填息之後,將股票賣掉進行獲利了結。
參與填息行情,首選:
1.填息機率高、2.填息天數短
這次的主題是第 3 類:只賺取填息時的價差
如果要賺取這些快錢,「股價穩定度」及
「每年股利發放的穩定度」相對來說就沒那麼重要
畢竟不是要長期持有,目的只是在股價順利填息時賣出
所以首重在填息機率高、填息日子短的標的。
以本週一(6/17)才剛除息的為升(2231)舉例
除息前股價 264 元,截至今(20)日收盤
僅花短短 4 天股價就已回到 262.5 元
填權息程度已經接近 100%,是一檔不錯的例子。
30 天內「快速填息」的
7 檔高殖利率股,全為銅板股!
想找到能夠「快速填息」的股票
我們可以透過往年資料來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以下將從近 5 年的資料中選出符合 3 個條件的標的:
(殖利率部分以現金股利為主)
1. 平均現金股利殖利率 > 4%、
2. 填息機率 100%(5 年之中 5 年皆成功填息)
3. 平均填息天數在 30 天以內
(平均算法 = 計算每年除息以後
未來收盤價站上除息前收盤價所耗費的天數
最後將天數加總除以 5(年))
一共選出7檔股票,如下圖:
這 7 檔股票在過去 5 年中
平均殖利率都在 4% 以上
雖然有一部份在 2014 年的殖利率表現比較差
但在最近的 4 年表現都還算不錯
整體而言,殖利率偏高
且完成填息的平均天數落在 10~20 天左右
都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如果要選擇賺取填息的短線財,可從這一類的股票下手
不過還有一點要注意,因為資料是過去的
然而過去績效並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所以清單僅供參考
投資人還是應自行規劃完整的進、出場配套
並在價格成本及時間成本上都設置好最多可以容忍的風險程度。
結論
高殖利率股在股市中一直以來都具備高熱度的話題性
在投資人眼中我想就像一塊寶玉吧
但切記避免人云亦云或是盲目跟風的狀況發生
畢竟每個人的資金配置方式或資金使用目的都不一樣
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所以除了殖利率高的條件以外
最好先了解自己的狀況再利用更細微的條件
選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股票,本篇以賺取價差目的為主
只專注在高殖利率搭配填息機率及速度的股票
不加入其它過多的條件進去混淆目的。
Peter投資去
點擊加入 → FB 社團(一、三、五分析籌碼異常股)
點擊按讚 → FB 粉專(不定時發布新手教學文章)
加入《 CMoney 財經日報 》
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營收剽悍股」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