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三國演義講述了30個道理,實在太精闢了!
換個角度來看三國故事, 還挺有趣味的,往下看看吧!
1.劉備 的經歷告訴我們:
集團總裁,完全可以從擺地攤做起。
2.諸葛亮 的經歷告訴我們:
進私企,其實比進國企更有發展空間。
3.呂布 的經歷告訴我們:
頻繁的跳槽,直接導致沒老闆敢錄用你。
4.龐統 的經歷告訴我們:
長得太醜,可能會影響你的應聘效果。
5.馬謖 的經歷告訴我們:
專業課學得再牛B,工作時基本用不上。
6.楊修 的經歷告訴我們:
在職場上,總搞得比領導高明,你會死得很慘。
7.甘寧 的經歷告訴我們:
有不良前科,不影響你考公務員。英雄不問來路。
8.袁紹 的經歷告訴我們:
如果市場自由競爭,國企未必幹得過私企。
9.曹操 的經歷告訴我們:
想在市場上大有作為,必先高舉國家政策。
10.關羽 的經歷告訴我們:
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碩士),
一時行銷失誤,可能讓你輸給一個跨專業的。
11.夏侯惇 的經歷告訴我們:
自殘,的確很有威懾力。
碰到這種二球,哥也怕。
12.蔣幹 的經歷告訴我們:
證券市場上,莊家放出的利好,
一般都是為了套你。
13.公孫瓚 的經歷告訴我們:
擅泳者必嗆水,玩火者必自焚;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14.大小喬 的經歷告訴我們:
有才有錢又長得帥的男人,
一般沒法陪你到最後。
15.劉禪 的經歷告訴我們:
大型企業被兼併,
高層管理者肯定會關注員工的心理動態。
16.姜維 的經歷告訴我們:
雙學歷,有時比考研更具競爭力。
17.黃月英 的經歷告訴我們: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
18.劉表 的經歷告訴我們: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你再牛B,一旦死了,
就會有人睡你的老婆,
花你的錢,打你的娃。
19.趙雲 的經歷告訴我們:
個人實力再強,若只想著高薪,
結果只有一個:有職業,沒事業。
20.司馬家族 的經歷告訴我們:
為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
21.孔融 的經歷告訴我們:
讓梨是一種美德,
也是一場做秀,
是從小就策劃好為自身提高知名度的一種做法。
謹記:出名要趁早。
22.張飛 的下場告訴我們:
要善待員工,若是長期壓制奴役,
必將得到報復,
即使不報復也會導致集體罷工或跳槽。
23.于吉 的經歷告訴我們:
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24.黃忠 的經歷告訴我們:
年齡並不是問題,關健是要有實力。
千萬別小瞧老員工,有時候會幹的比年輕人更出色。
25.劉禪 的經歷告訴我們:
富二代自己沒有本事,
即使有再牛的職業經理人
也難免被兼併的命運。
26.二喬 的經歷告訴我們:
嫁人別只顧對方有權有勢,
一心嫁入豪門,但未必就有好的結果。
27.曹植 的經歷告訴我們:
職場有時沒有兄弟,只有利益。
28.周公瑾 的經歷告訴我們:
遇到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時,
要沉得住氣,揚長避短。
不要把個人的成敗輸贏蓋過了大局的利益。
29.曹嵩 的經歷告訴我們:
兒子親沒親生並不重要,
關健在於有沒有潛質,
只要是人才花再多錢培養也是值得的。
30.三顧茅廬 告訴我們:
一個人有沒文憑工作經驗並沒有關係,
主要是會懂得推銷自己,
自我炒作提高知名度,
到時候自然有人提款上門高薪聘請,
同時別忘了耍耍大牌,更能提高身價。
原來三國演義應該這樣讀,很有趣吧?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