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基本面投資法中
有成長型與價值型兩種選股原則
部分投資人偏愛成長型的投資,
另一部分的投資人則偏愛穩定性相對較高的價值型投資,
當然也有投資人偏愛的是同時兼有這兩者。
"成長型"投資 :
找出 具高度成長潛力的公司,享受成長的獲利
那些具備持續競爭能力,成長潛力巨大的公司股票,
持有這類股票能夠分享上市公司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利益。
成長型股票大多本益比較高,並且股票價格居高不下,
反映的是投資人對於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心,
認為具有未來成長性的公司,才是投資人值得注意的好股票,
所以沒有未來成長性可言的公司,就算股價再便宜也不值得投資。
成長型股票投資人 - 費雪
我就是要找出「能夠成長、再成長的公司股票」
菲利普·費雪 (Philip Fisher,1907-2004年) 被稱為現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之一,
在他7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
透過投資、長期持有高質量、良好管理的成長型企業,取得輝煌成績。
他的投資哲學是尋找
「能夠成長、再成長的公司股票」,
而且,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後,堅守「套牢三年的原則」,買進抱牢,
只要原來的買進原因不改變,就不理會市價波動,幾乎不再賣出。
而長期的統計數據表明,
真正傑出的公司,長期的股價漲幅是相當驚人的,
長期抱牢真正傑出公司的股票,
可以經歷市場的波動起伏,獲得很好的收益,
比頻繁買賣的策略要賺得多。
因此,尋找成長型股票是長期獲得穩定收益的必之路。
但重視基本面 的投資人,除了上述的 "成長型" 外,
還有另一種是 "價值型"
"價值型"投資 :
找出目前被市場低估的股票 追求合理利潤
一項資產或物品的價格可能和它的真實價值不同,
所以價值型投資,
就是找出真實價格低於現在價格,
並且遭到低估的股票。
價值型投資人購買特定的資產或物品時,
希望支付的價格低於他所相信的真正價值。
預期股價未來應可反映基本面而走高
根據上市公司獲利、前景、財務狀況各方面評估後,
發現股價仍低於應有水準,
這就是投資人買進價值型股票的原因。
價值型投資教父 - 班傑明‧葛拉漢
提到價值型投資人,
大家一定就會聯想到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這位價值型投資教父;
另一位世界就是知名投資人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班傑明‧葛拉漢堅持以企業內在價值做為選股標準,
確立了本益比等價值投資法的重要性,更深深啟蒙後代多位投資大師。
他的核心思維,就是把股票視為企業經營的一部分,
這麼一來,你就能保持將注意力放在企業產生的現金及其資產負債表,
而不是市場上其他投資人的意見。
2種投資法都有很多人在使用,
巴菲特,自己就曾說過
「我是85%的葛拉漢,和 15%的費雪。」
可見 巴菲特的基本面投資方法,
同時著重價值投資(85%)`,以及成長型投資(15%)
那你喜歡哪一種呢?
下一篇,將可以看出你是適合價值型 還是 成長型的投資人?
基本面入門 系列專文撰寫中...
CH1 認識基本面
3. 你是價值型or成長型投資人?
CH2 認識財務報表
1. 損益表
1-1 損益表簡介
1-2 損益表科目簡介
2. 資產負債表
2-1 一分鐘看懂資產負債表
2-2 流動資產科目
2-3 非流動資產科目
2-4 負債科目
2-5 股東權益&盈餘科目
3. 現金流量表
3-1 現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