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到了一個
英國學校的故事,大為稱讚。
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
給每一個家長好好上了一課。
這位媽媽是一名急診護士,
上班時手機不能帶在身上。
有一天,
她接到了學校老師的電話:
「我是你女兒的班主任,
我們都給你打了 45 分鐘電話,
你女兒在學校惹事了,
你要過來一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媽媽發現:大家
都覺得是女兒的錯...
這位媽媽匆匆忙忙趕到學校,
然後被帶到了校長的辦公室。
她看到裡面站著她的女兒、
他們年級的教導主任、校長、
一個男老師,一個鼻子周圍都是鮮血,
滿臉通紅的男生,以及男孩子的父母。
了解情況後發現,女兒打人
是因為男同學一直彈她的內衣,
校長嘆了口氣:「您總算來了!」
之後,
他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先是這個男生彈了女兒的內衣帶,
然後就被女兒打了兩拳。
聽校長說完,
這位媽媽明顯感覺除了自己的女兒,
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男生沒做錯什麼,
而是自己的女兒太過分。
這位媽媽轉過頭來問校長:
「所以,你們今天叫我過來,
是想要知道我是否要以
性騷擾罪起訴這個男同學,
並以管理失當的原因起訴學校嗎?」
當她提到性騷擾時
大家都變得緊張不安
男老師:「我覺得沒那麼嚴重。」
教導主任:「請你不要無限上綱啊。」
校長:「我覺得你重點理解錯了。」
男生的母親開始哭,
女孩的媽媽轉向女兒
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
女兒對她說:
「他一直在彈我的內衣,我讓他停止,
但是他不,我就告訴老師了,
老師讓我別管他,
之後那個男生又開始彈,
還把我內衣扣子彈開了。
我就打他了。然後他就不彈了。」
媽媽說:
你來讓我摸一下褲檔
這位媽媽轉向男老師:
「你縱容這個男生彈我女兒的胸罩?
為什麼你不阻止他?
你過來,讓我來摸一下你的褲襠。」
男老師:
「你在說什麼啊!這怎麼可能!」
這位媽媽開始生氣了:
「對你來說這不合適嗎?
那你現在去彈一下教導主任的胸罩,
看看她是不是會感覺很有趣。
或者你去彈一下這個男孩媽媽的胸罩。
或者是我的也行,
你覺得就因為他們是孩子,
這事就很有趣?」
校長仍認為她打了人
媽媽卻說:這叫自衛
校長過來打圓場:
「女士,
但是你女兒還是打了這個孩子。」
這位媽媽已經氣得不行:
「她打人是出於自衛,
因為那個孩子
對她進行了性騷擾。
你看看他們,男生接近 180 公分,
體重大概超過 70 公斤。
我女兒就 150 公分,32 公斤。」
「他比她高那麼多,重那麼多,
她要被他摸多少次才算夠?
如果那個理應在班上
保護她的老師都不起作用了,
那你讓她該怎麼做?
他那麼用力地拉她的胸罩,
以至於扣子都彈開了。」
媽媽投訴教育單位後
她女兒也調到別班了
男孩的母親還在哭,
他父親看起來很生氣,又很羞愧。
這位媽媽看著校長說:
「我要把她帶回家了。
我想男生應該也汲取教訓了。
我希望這種事再也不要發生了。
不僅是不要發生在我女兒身上,
也別發生在任何一個女生身上。」
「如果你不允許
他對女教師做同樣的事情,
為什麼就可以允許他
對一個 15 歲的女孩做這種事,
我實在難以理解。
我會把這件事上報給校董事會。
如果你(轉向男生)敢再碰我女兒一下
我會立即讓警察以性騷擾的罪名逮捕你
聽懂了嗎?」
後來媽媽把這事報告給了校董事會。
他們保證會嚴肅處理此事。
經過投訴之後,
現在她的女兒已經被調到別的班,
遠離那個男生和男老師了。
媽媽讓女兒知道
身體不能被任意侵犯
這位母親的做法真的好讚!
不僅僅是因為她
勇敢地捍衛了女兒的權利,
也因為她給女兒樹立了
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可侵犯的,
如果有人膽敢
觸碰我們身體的界限就要勇於反擊。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
小孩子是沒有隱私和身體界限的。
很少有人會告訴我們的孩子:
他的身體是自己的,
他有權利決定誰可以碰他的身體,
誰不可以。
有些身體部位,甚至親生父母
都不可以隨便摸、隨便看。
建立對身體的歸屬感
培養自我保護的意識
如果孩子從小缺乏這樣身體的歸屬感,
今後就很難建立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
和尊重他人的意識。
而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意識的人,
只有父母。
我記得有一次坐電梯的時候,
我身邊站著一個媽媽
帶著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
大概四五歲的樣子。
這時,上來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媽。
大概是這位媽媽的熟人,
大媽看到她們就熱情地打起招呼來:
「××,最近怎麼樣啊?
這是不是你女兒嘛,
真是越來越漂亮了!」
說著,就蹲下想去親親那個小女孩。
小女孩連忙躲到媽媽後面:
「奶奶,
媽媽說不能隨便親親。」
大媽有些尷尬地站了起來。
那位媽媽抱歉地笑了笑:
「×姨,真不好意思。
她從小就不喜歡被人抱抱親親的,
我都不能隨便親她。
小寶,你和奶奶握個手怎麼樣?」
小女孩聽了點點頭,
就和大媽握了個手。
那時候挺佩服這個媽媽的,
既尊重了孩子 的身體意識,
也給了熟人一個面子。
我相信這個小女孩兒長大以後,
也會非常清楚自己身體的界限在哪裡,
也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尊重別人
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
不要侵犯別人,
但當別人侵犯你的時候
要勇敢回擊。
是每位父母應盡的責任!
看更多好文,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
- 「我從來不知道她活得那麼痛苦...」一位教師在女兒自殺後的教育反省,為人父母的我 看完深思很久...
- 女兒被性侵的母親心聲:我用 20 年 教會女兒保護自己!你卻從來沒有 教你兒子不傷害別人。
- 聘金,是買不到我女兒的...一位母親的心聲:請你準備好 那份聘禮 ,再來娶我女兒!
- 請告訴你的孩子:輸了成績,不代表輸了人生!不怕「輸」,才有機會「贏」!
- 孩子出現這 4 種表現,長大 EQ 低!育兒專家:超過 6 歲想改 難啊!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