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截取自:Shutterstock)
存股票
有些投資專家認為最近幾年
被報導的存股達人,要嘛是順著 2009 年
景氣翻揚而開始獲利的,要嘛是難得一見的
股海生存者,這些報導忽略了
很多存股失敗而被長期套牢的投資人。
所以他們覺得,出版社近幾年
推廣的『存股票』觀念,
根本就是在『誤導散戶』,
只報導成功的案例,
可以算是一種『生存偏誤』!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生存偏誤
生存偏誤又是什麼咚咚呢?
有空大家走一趟台大醫院,
看看急診病房、癌症病房…,
你會發現我們能跑能跳,
能夠追逐夢想真的是一大幸福。
可是人生中真的有不少的意外與病痛,
大家都只看到光明面,
這算不算是一種『生存偏誤』呢?
想要學騎腳踏車,就要有摔車的心理準備,
也有許多的單車好手因為失事,
造成半身不遂、甚至喪失生命!
那麼在腳車道上,一家人和樂融融的騎車,
不也是『生存偏誤』嗎?
人生中,有哪一件事可以一帆風順,
又有哪一件事可以人人成功呢?
有光明就一定有黑暗,
有成功就一定有失敗,這個就是自然原則。
我也想要去學潛水,想要探索海底世界,
但是我就要承受被洋流捲走、
被鯊魚咬的意外風險。肯下海潛水的人,
都是看見光明的那一面,
而不是黑暗的那一面,懂嗎?
你知道,全台灣每天有多少人
發生交通意外嗎?大家還不是出去
逛街看電影?交男女朋友?
努力探索世界呢?難道這個也是『生存偏誤』嗎?
人生在世,每一件事都有風險,
你確定空氣中的 PM 2.5,不會在 30 年後
導致你的肺腺癌發生嗎?
那麼就不要呼吸了嗎?
人要樂觀進取,多去欣賞
光明面、多報導成功面,
可以推動大家往成功的方向努力前進,
我不覺得這是『生存偏誤』啊!
推廣存股,不是誤導
我個人認為,『誤導』這2個字太過嚴重,
畢竟很多的股票書籍都是
放在書店中任大家翻閱,
任由讀者看喜歡再買回家,
請問你可以看完電影、滿意再給錢嗎?
你可以在餐廳吃完飯、滿意再給錢嗎?
對於出版社的員工,以及出書的作者而言,
耗費了多少的精神與金錢,
才可以製作出理財書籍放在書店中,
讓大家看滿意再付費呢?
相較於電影院與餐廳,
真的是佛心來的,
講『誤導』真的是太沈重。
如果你怕被理財書誤導,
那麼就乾脆不要看、也不要買。
投資股票獲利的
途徑有 2 個
股利與價差,如果不贊成存股票,
那麼就是要推廣作價差了嗎?
這個真的就是嚴重的『誤導』投資人了,
會害人傾家蕩產的,
請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買進股票,按照巴菲特的講法,
就是買進公司的一小部分,
目的就是跟隨公司的成長,
並分享公司營運的果實。
我認識一個歐巴桑,30 年來只是存一支股票
就賺進 9 位數的財富,他完全不懂財報、
也不看股價,但是就只是傻傻的存,
公司的成長就帶給他別人
終身也賺不到的財富,
他還只有國中畢業而已,投資的成就已經
超越一大票的財經專家。我分析歐巴桑投資成功原因,
發現並不是這位歐巴桑厲害,
而是他投資到一家很厲害的公司。
買進股票並長期持有,
就是相信公司的競爭力,
拿我長期持有的台積電與中信金來說,
裡面有多少專業的博士、碩士、財經專家呢?
就算我們認真研究產業、財報…,
我們比得過公司內部這些專業的人才嗎?
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公司,裡面有很多優秀的人才,
不怕全世界的競爭而能夠持續地把錢賺進來,
這就是一個好公司的最大特質。
推廣存股,其實就是讓投資人
搭上好公司的便車,好處多多。
一兆台幣大家分
最近幾年,因為上市櫃公司獲利大爆發,
每年也分派一兆台幣左右的現金股利下來,
光台積電一家公司 2016 年就發放 1555 億。
一兆台幣是多少呢?一兆就是一萬億,
除以台灣 2300 萬人,平均每人可以
分得 4.35 萬,以一個四口之家來計算,
每戶可以分得 17.4 萬元,請問大家你們家
有領到這筆錢嗎?我相信大多數的家庭都沒有,
原因在於『沒有參與』,你必須要持有股票,
擁有公司的一小部分之後,才可以分享公司的獲利。
投資股票不可能完全沒有風險,
但是你擁抱風險之後就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報酬;
你如果害怕風險,不敢存股票,
相對地大家在分那個一兆現金股利時
,你就會被排除開來了。有付出,才有收穫,
你不存股票,別人也不會分給你。
根據台新投顧統計,2016 年現金股息
前十大的個人股東分別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正新大股東羅明和以及
董事長羅才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正新創辦人羅結、
富邦金蔡氏兄弟(蔡明忠、蔡明興)、
正新大股東羅銘釔等;張忠謀以及鄭崇華兩科技
大老闆現金股利收入各有 7.47億元、7.39 億元。
至於第 11~15 名依序有聯發科
董事長蔡明介夫人李翠馨、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華碩董事長施崇棠
、蔡明介、大立光陳世卿,
股息也在 4.2~5.1 億元之間。
我想請問大家,上述的大老闆哪一個不是
長期持有公司的股票,也就是『存股票』呢?
他們有在進進出出作價差嗎?
看看他們領到多麼豐厚的股息呢?
一般小投資人不會羨慕嗎?
(圖片截取自:不敗教主理財不buy)
真相
努力存好公司的股票,領取股利持續投資,
才是累積資產的王道,多少有錢人都是這樣
累積到富可敵國的身家,看看台灣的前百大富豪,
哪一個不是擁有龐大的股票資產,
每年領取數億、數十億的股利呢?
如果搞不清楚真相,就隨便批評出版社
推廣存股票是在『誤導』散戶,
我覺得這種說法才真的是在誤導
一般的投資大眾啊!?
確實是有人投資股票失利,
這個不可否認,
但是也不要因噎廢食,
投資成功的也大有人在。
龍頭、作好分散、低本益比
長期存股票想要累積資產,
最後卻是事與願違、賠錢收場,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存錯股票』;
中鋼這一支股票,就最常被拿出來作為例子,
最近幾年存中鋼股票的,應該都遭逢虧損。
但是如果只是拿中鋼當負面案例,
就說投資人不應該存股票,
我認為也是過度解讀了。
有些人也說,以前存到太電、宏達電、威盛….
也都沒有好下場,股市中確實是有爛股票存在,
但是你可以挑股票啊!要怎樣挑股票呢?
當然是多讀書、多吸收別人的經驗,
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
有人存股失敗,就表示不要存股票嗎?
如果說有人在果菜市場中買到了一顆爛芭樂,
就可以引伸成為不要到菜市場買芭樂嗎?
你可以仔細挑選啊!
買股票一樣也要仔細挑選吧!
挑選錯股票再來說不能存股票,邏輯不通吧?
不然大家都不要買芭樂了。
(圖片截取自:Shutterstock)
1. 龍頭公司
挑選龍頭公司的股票,買到爛芭樂的機率
就會小很多。根據 2015 年 10 月,
財訊第 488 期的報導,台灣上市公司中,
連續獲利長達 20 年 以上的企業有 21 家,
另一個獲利長久的模範生,
就是台塑集團,包括台塑、南亞、台化、福懋,
都是連續 30 年獲利的台灣好公司。
台灣股市中,連續賺 10 年以上的公司也不在少數,
挑選這些獲利優秀的龍頭公司,
贏的機率也會提高很多。
2. 分散
當然也有人會說,過去賺錢的好公司,
就保證以後一定會賺錢嗎?真的是大哉問。
我以前走路都沒有跌倒、吃飯都
沒有咬到舌頭,以後會不會跌倒?
會不會咬到舌頭?大家都知道答案吧!
不要說股市了,凡事都有風險的!
只要做好分散就可以減少意外的風險。
也就是持有 5~10 家,
隸屬不同產業的龍頭公司股票,
自然就可以分散單一公司的投資風險了!
當然也可以買進 0050、0056
這些分散到一籃子股票的ETF,
就可以完全排除掉倒閉的風險了,
誰說存股票會賠光資產呢?
3.低本益比
買菜的時候會殺價,還會順便討一把青蔥;
百貨公司跳樓大拍賣,是不是趕快過去搬家呢?
買股票亦然,也是要挑便宜的時候買進,
這樣就會有更大的安全邊際,
當然也會大大增加贏錢的機率。
只要依照前面的3點
龍頭、作好分散、低本益比,
加上長期投資的堅持,『存股票』要賺錢的機率
真的是很高,我自己也實行了 20 多年,
每年領到越來越多的股利,
股票資產也確實是『一瞑大一吋』。
我真的要來這邊好好的『誤導』大家一下,
要認認真真的存好股票,
將來才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彼岸!
如果窮人都不敢存股票,
每年一兆台幣的股利,
通通都發放在有錢人的口袋裡,
最後只會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結局。
我真的很想要問一句:為何有錢人拼命在存股票,
窮人卻不敢存股票?這是為什麼呢?
投資一定有風險,
所以獲利的關鍵就是,
要學會如何分散風險。
好公司股票能夠「自我繁殖」?
高職教師陳重銘
成功在「6 年存到 300 張股票」之後,
更定下「每年多存 300 張股票」的目標!
小資族也能存好股的秘訣是...
歡迎按讚: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靠「被動收入」過下輩子!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