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東西變貴了,還是我的錢變少了?
你有這種感覺嗎?
回想小時候,科學麵只要五塊錢,
而如今,科學麵的價格翻了兩倍;
以前,雞排+珍奶只要兩枚硬幣就能搞定,
而現在,一張百元鈔還不一定買的到。
早在30年前,
一間位在台北的公寓與一台國產車,
價格居然相去不遠,
而30年後的現在,
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價格竟比以前高上20、30倍,
讓人無法想像。
以上的狀況,
我想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同樣的金額,
能買到的東西卻越來越少;
同樣的商品,
卻比以前貴上1到2倍,甚至更多!
這就是所謂的「通膨」,
我們的金錢正面臨實質購買力的減損。
繼續看下去......
以下是從民國71年到民國107年,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
註:指數基期2015年=10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看看近30年來的統計,
物價指數從民國77年開始上升,
一路從60.4漲到現在的102.2,
這代表30年前,
能用60元買到的東西,
107年必須花上102元才買的到。
這30年來,物價累計上漲約66%,
平均每年以1.7%的幅度成長。
當薪水沒有增加,
想填飽肚子卻得花越來越多錢,
難怪覺得錢越來越少,
日子越來越難過。
定存的利息是否趕得上通膨的速度?
也許你會想,
把現有的資金放進定存,
來抵抗通貨膨脹的速度。
沒錯,大多數的人,
都仰賴著銀行與郵局的定期存款利率,
因為這是風險最小,
又能穩定獲利的方式。
的確,在民國80年時,
合作金庫一年的定存利率曾高達9.5%,
但是從這之後開始下跌,
從民國90年到105年,這15年來,
經歷了SARS風暴、金融海嘯、歐債危機,
台灣的景氣跟著全球經濟上上下下,
利率也跟著波動,
但都處在偏低的水準。
以民國100年到105年為例,
合作金庫一年的定存利率,
已經下跌到1.09%-1.2%左右,
景氣一直未見好轉,
而利率卻是年年創新低,
這也讓定存族們開始擔心,
定存的利息是否趕得上通膨的速度?
買高殖利率股,不僅能對抗通膨,還能幫自己年年加薪!
由於銀行高利率定存的時代已經無法回溯,
所以我們勢必要找尋更高的報酬率,
在十年前,在 2007年時,
定存利率還有2%多,
然而股票殖利率隨便都是8%以上,
利差至少是6個百分點,
也就是每100萬元,
1年就相差了6萬元利息。
我們來試算一下,
如果每個月拿3000元存股,
假設殖利率固定為6%,
每年現金股利(股息)持續投入存股,
20年後股票資產將達到139萬3053元;
之後不再繼續存,
但仍有每年6%的利息,
每年可領現金股利8萬3583元。
如果只是把錢放在年利率1.5%的定存,
20年後的終值僅有84萬103元,
以每年1.5%的利息計算的話,
每年只能領到定存利息1萬2602元,
比起存股來說,甚至還不到股利的1/6。
以下我們做了一張表格,能夠更一目了然
註:20年後利息(每年)=20年後預估終值×年利率,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整數
如果每月存股本金調整到1萬5000元,
那麼20年後,
每年可領取的股息為41萬7916元,
約等於每月可領3萬4800元
而定存每月只有約5250元。
其實每個月存下1萬5000元,
一般上班族就能做到,
誰說擁有財富自由,
是有錢人的專利呢?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規劃自己的財富!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算利教官教你存股利滾利年年領百萬》
作者:楊禮軒 出版社:Smart智富
本文由 算利教官-楊禮軒 授權、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
如果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或完全不懂怎麼投資
歡迎你來參加【社會新鮮人投資理財班】
這堂課將從最基礎的投資方式開始教起,
幫你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讓生活更加寬裕,選擇更多更豐富!
限量名額 立即報名、學員專屬優惠
跟著算利教官學習創造被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