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保險買的多,保障比較多 ?
記得當兵的時候,我剛入伍的第二天,
就有一個學長來找我聊投資
「學弟,我也有做投資,
買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你覺得這樣好嗎?」
總而言之,
就是一個報酬率略勝定存的方案,
這純屬個人風險偏好,我是沒甚麼意見。
但是,他每個月要繳的保費,
竟然高達 2萬元!
這數字大概是他每個月一半的薪水
「學長,你覺得有必要買這麼多嗎?」
「這樣保障比較多啊!
而且又能投資、也很安全。」學長信心滿滿的說著,
身為新進的菜鳥,
我也不好再多說些甚麼
保險買的多,保障真的比較多嗎 ?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對於風險,必須要知道的4件事
1. 不要害怕風險,尤其不要追求零風險
選擇高報酬且低風險的標的物
高報酬低風險,真的存在嗎?
我認為,
高報酬高風險,是學術上的說法,
對我來說,風險不是不確定性,而是虧損!
因此,風險是可以靠知識與資訊來降低的
不要怕麻煩、怕損失或怕波動,
就因此浪費時間在 低報酬低風險的標的物
如果了解複利的威力,
最大的風險其實是來自損失時間
如果這一步選錯了,
後面再多努力,也很難彌補回你最珍貴的時間
延伸閱讀:<哪個風險比較高? 理工科系與商管科系的答案完全不一樣?>
2. 先降低風險,才分散風險
如果說分散風險是運氣,那降低風險就是努力
先努力,再靠運氣!
順序不要搞錯囉!
如果沒做這一步,那分散風險就毫無作用
靠學習、蒐集資訊、以及判斷,
盡可能利用一切可取得的資訊來降低風險
此外,努力是有極限,也是有成本的,
不需要過於執著這件事情,
否則反而會傷害獲利哦!
3. 避開極端的非系統性風險
不同標的物間相關性要低
要將資產投入「相關性低」的標的物,
例如不相關的市場和產業,
目的是將單一標的物的極端風險降低
有些事情即便發生機率只有萬分之一,
一旦發生造成的傷害卻很致命,
這才是真正該害怕的風險,
分散風險最大的價值也在於此
4. 不要過度分散風險
注意標的物本身分散風險的程度
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大多都很有智慧,
他們早已在公司的經營、組織、與產品上
做出了許多的分散風險
當你投資大型控股公司,
或產品領域多樣化的單一公司,
事實上你已經在大幅的分散風險
不要浪費多餘的力氣,
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地方
承受適當的風險,而非一點風險也不承受!
過度的降低與分散風險代價很高
舉來來說:
就像買了過多的保險,
不但要付出超額的代價,
還不一定能換到你想要的保障,
並且增加管理難度!
總結
「Danger is very real,but fear is a choice.」
危險的確存在,但恐懼是你的選擇
別忘了,風險是為了獲利而存在
沒有獲利,談什麼害怕風險都是浪費時間
就像你不會為一間每年房租收入5萬元的房子
還去買每年要花10萬元的保險一樣。
分散風險的目的,
只是為了避免過於極端傷害,
(努力也無法降低,來自運氣成分的危機)
沒別的了
因此,並不需要因此放棄尋找優質的標的,
或是過度分散納入不夠理想的標的
「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並看好它!」
設法增加報酬,永遠是降低風險的捷徑
打個氣,學更多投資知識!
<Mr. Market市場先生 Facebook粉絲團 歡迎加入>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Henry
延伸閱讀:
<好書分享 – 《我的職業是股東》 一本推薦給新手的 「投資方法大全」>
<推薦一本新書 – 《小資女艾蜜莉 – 我的資產翻倍 存股筆記》>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