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成的樂透得主,結局是「家破人亡」...3步驟搞懂什麼是「財商」,讓你不會把錢賠光光!

林書廷

林書廷

  • 2018-04-23 06:30
  • 更新:2019-05-03 17:29

有七成的樂透得主,結局是「家破人亡」...3步驟搞懂什麼是「財商」,讓你不會把錢賠光光!

(圖/shutterstock)

 

給魚吃,不如給釣竿

對我來說,在 50 年後

比起留下財產讓下一代演世間情

我會選擇把財產捐出去

給我兒子女兒一套完善的財商觀念

 

在 2008 年的夏天,

我看了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

當年 20 歲的我是個電機系的學生

完全不懂任何的財務和經濟

但這本書就像本故事書

用最簡單的文字傳達給我一個觀念:

『財務最大的價值就是讓你掌握自己的人生』

這個想法在我心中埋下了大大的種子

催化著我無數次思想突破

也讓我在 20 多歲就有過幾次創業經驗

幸運地在不到 30 歲就脫離職場

把時間花在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

 

(贊助商連結)

 

在我的價值觀中

原本是個只想著賺錢的工程師

同學們都在討論去哪家公司薪水高

但在看過這本書後我才發現

錢的多寡不是重點

重點是生活品質 及 能不能活出自己

 

很多人搞錯理財的目的

以為所謂理財

就是要買好車買好房

不物慾的人就不需要理財。

但現實其實正好相反,

我周圍那些真正在財務上自由的人,

比一般人生活更樸實,但卻更有意義。

反而大多時候,

職場讓人容易只專注在加薪,

同學會私下總是比誰的薪水高,

收入高的往往買好錶好車宣示地位。

 

 

所以到底甚麼是財務智商(財商)?

有錢人就是有財商的人嗎?

當然不一定。

薪水高的人就是有財商的人嗎?

肯定不是。

到底財商是甚麼?

 

我認為財商有三個層次

 

在生活中,為了繳房租、餐飲費,

你必須要有收入來源,所以工作。

 

走在百貨,你想買包包、想換外套,

但是你不是甚麼都可以買,

因為你有血淋淋第預算規劃,

以確保自己不會入不敷出。

 

所以第一層的財商

叫做規劃收支的能力,

心態上你要分辨

"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行為上你要學會記帳,培養好的財務習慣,

策略上你要學會時間管理,把時間留給自己。

 

第一層財商做得好,

你不會放任自己偷懶,失業啃老,

也不會迷失於物質慾望,東買西買,

你懂得最大化月現金流。

(月現金流定義:月總收入-月總支出)

 

也就是說你有穩定收入,

同時控制你的慾望,

把支出壓到當下最低。

所以你能大幅存下屬於自己的金錢大軍,

把每一塊錢都變成你最忠誠的士兵,

在海海人生中為你奮勇開路,

讓你離財富自由更近一步。

 

 

 

 

僅僅是靠省錢

其實很難財富自由

不然很多我舅公其實早該財富自由了,

因為他連木牙籤都回收在用。

 

追求財富自由,

積極的做法應該要為自己開源,

增加收入管道,加速累積資產。

 

然而凡事都是心法重於方法,

在投入一個"能增加收入的行動前"

你必須先確保有多少風險?

 

所以具備看透機會本質的眼光非常重要,

不論是你金錢或是時間,

都是你人生中最寶貴的資源,

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應該精準判斷。

 

有的人花十年努力存錢,

但卻不願意花一個月審慎評估眼前機會,

貪婪又懶惰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

 

能夠排除高風險和詐騙案件後,

下一步 才是尋找方法增加收入。

富爸爸書中其實道盡了一切,

書中把這世界上收入主要分四種:

 

因為每個人所投入的區塊不同,

收入性質也不同,主要分成兩大類:

 

1.工作收入:E S 兩個象限

(每個月的薪水、業務收入...)

 

2.持續性收入:B I 兩個象限

(諸如:房租、股息、權利金...)

 

說白話一點,

工作收入=拿時間換來的錢

持續性收入=不是拿時間換來的錢

 

 

當你理解第二階段的財商知識後

你就不會只在意 薪水有多高

也不會永遠只看 快錢利益

因為你知道為生活帶來品質的,

並不是只有錢,還有時間。

所以你會用心規劃未來,

耐心打造能創造持續性收入的資產。

(資產的定義:不工作也能創造收入的工具)

 

因為你有財商,

你開始意識到錢不能只存保險箱,

時間也不能全部都幫老闆打工(E象限),

而是要把人生的資源(錢和時間)分配到B、I象限,

透過穩健的 系統性創業或投資策略,

一步步拉高自己持續性收入的比例。

 

當你開始創造持續性收入,

生活中的彈性就會開始有所改變。

因為收入的來源不只一種,

所以生活中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提高了。

 


理財的最終意義就是財富自由

當一個人持續性收入大於總支出

那麼我們就稱這樣的狀態是財富自由

舉例:

阿明每個月開銷4萬元,

但他當包租公,每月收租2.5萬,

同時是一間飲料店股東,每月分潤2萬,

阿明的持續性收入是4.5萬

比他每個月花的錢多,

此時阿明就是 財富自由的狀態

財富自由的真正目的並非鼓勵不工作,

而是改變工作的意義,

當生活不在為柴米油鹽煩惱時,

才更有機會實踐更高層次的理想。

財商這個議題很有趣,

看似在討論錢,但最後又不能只是錢。

創造財富的過程是一場修練。

讓你懂得運用金錢而非被錢所縛

有些富二代命好不缺錢,

有些賭徒運好中大樂透,

這些人或許也能夠在短暫有錢,

但財商遠低於財富的結果是一場災難。

70 %的樂透得主家破人亡,

60 %的NBA球星退休後破產。

曾經因為太有錢所以反而甚麼都不會,

有天把錢敗光後只會死得更慘。

 

一個真正有財商的人,

不會在財富自由後紙醉金迷浪費光陰,

因為財富自由的終極意義,

是為了更有意義的生活作鋪路,

所以不會停止進步,也不會停止逐夢。

 

每個人都該在有熱情的領域發揮影響力,

財富自由背後是解放天賦的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Maslow提出一個理論,

每個人這輩子都在努力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滿足的過程有一定順序,

就是著名的馬斯洛人生五大需求。

 

而我認為正確的財商觀念,

就是通往自我實現的最佳加速器。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

讓大家對財商有更深的認識,

也能夠理解理財教育的真諦 : )

 

本文授權自 書廷理財日記 撰文者:林書廷

原文標題:一篇文章完整理解財商兩字的意義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蔡誠圃

林書廷

林書廷

大電機畢業,卻不走工程師之路。20歲開始踏入投資及創業,希望分享自己的價值觀,給予讀者們對生活規劃的啟發。 書廷的理財日記 部落格:http://justin0904.pixnet.net/blog

大電機畢業,卻不走工程師之路。20歲開始踏入投資及創業,希望分享自己的價值觀,給予讀者們對生活規劃的啟發。 書廷的理財日記 部落格:http://justin0904.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