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理財

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幾年世界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社會大眾逐漸改變工作模式。與牛津大學相關聯的非營利組織(4 Day Week Global)則因應疫情,發起了一項名為週休三日測試計劃的全球性活動,許多知名企業也參與其中。究竟「周休 3 日」是否真能成為全球趨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11

除權息旺季開跑...小心被軋空!了解「融券強制回補」行情 2 指標輕鬆避開法人倒貨潮

除權息旺季開跑,你準備好了嗎?除了注意股利股息外,融券回補也是除權息的一大重點之一。公司要除權息一定會發生強制融券回補,這時候股價可能會有很大的波動,甚至很有可能被軋空!要如何避免?遇上融券回補又該注意些什麼?

為什麼要融券回補?
融券回補通常發生在 2 個時間點,第一個是股東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通膨逐漸升高,萬物皆漲,薪水卻沒有相應的增幅。縱使經濟衝擊下,生活很痛苦,但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急於進入股市,而是靜下心來,投資自己並增進金融知識,讓現金流成為源源不絕的動力。

文 /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大環境差的 3 個應對之道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11

升息、通膨強勢來襲,我們該注意什麼?理財達人狄驤揭 2 大致命行為:恐害你積蓄歸零!

【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期,大環境的升息、通膨嚴重影著我們生活,除了使台灣家庭須面臨更高的房貸利息之外,物價的飆漲更加劇了我們生活的壓力,倘若經濟衰退將會如預期發展,我們又能如何應對呢?

文 /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9

退休後用拿老本 買房當包租公,另一半卻擔心退休金賠光...專家建議:先考慮 3 件事再出手!

【我們想讓你知道】
文中的案例主角在退休後由於看好未來房市發展,打算拿一部分退休金去買房來賺租金、價差,但另一半卻反對還因此冷戰。這樣的規劃是否妥當?看看專家怎麼說。

文 / 橘世代

我是一名 65 歲的退休公務員,手邊有一些存款、也有自住的房子,一個老友邀請我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8

不必典當就能借 50 萬?借錢越容易,代價就越高...秦嗣林:別拿自己的前途抵押!

【我們想讓你知道】
如果去當鋪借錢不用典當東西就能借幾十萬元,你敢借嗎?現在充斥著各種網路借貸、小額信用貸款等,但利息都高得嚇人,風險也相對高。在借錢之前,也要好好思考自己是否有還款能力。

文 / 秦嗣林

有一個 60 多歲的客戶,我都叫他王大哥,常來典當一些首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7

通膨要怪誰...台灣物價創 10 年新高!退休金該怎麼存才能追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
美國聯準會(Fed)不斷釋出升息的消息,在升息利空衝擊下,許多風險性資產普遍下跌,國內外大盤績效低落,台股也遭遇回落下跌命運。面對如此不穩定的市場,民眾不免擔心自己的資產縮水,造成退休金準備不足的苦境...

文 / Money 錢

市場震盪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7

玉山金(2884)不再是存股最佳選擇、華南金現金股利成長率 189%...金融股除權息大車拚!

存股族最期待的除權息旺季又來啦!只要講到存股或是除權息,就會提到金融股,今年哪檔金融股的表現最好,才不會賺了股利、賠了價差,又要在什麼時間買進才能順利領到股息,讓我們開始吧。

2022 金融股股利比較
先幫大家釐清一下觀念!我們常提到的金融股其實是擁有「銀行 + 證券 + 保險

繼續閱讀...
7月 2022年7

實支實付醫療險怎麼買?4 張高 CP 保單推薦,搞懂理賠 3 要件不吃虧!

【我們想讓你知道】
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涵蓋範圍較廣該注意哪些事?「健保 227 手術」限制,又是什麼?投保前可再詳閱保單條款與詢問保險公司,釐清手術費的定義與承保範圍,才不會保費繳了個心酸...

文 / Money 錢

買雙實支實付醫療險,要注意的 4 件事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把生活中很多東西重複利用、購物前會先寫好清單、絕不閒逛超市...省錢達人日本小笠原婆婆,40 年來每個月的生活費只需要台幣 7,200 元,看看她是怎麼做到的吧!

文 / 小花平台

在小花平台《聰明理財》專欄已介紹許多國內外知名理財達人省錢小

繼續閱讀...

文章分類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