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 高估整整 1 倍都可以謊報?用小學 3 年級的數學教你破解

EPS 高估整整 1 倍都可以謊報?用小學 3 年級的數學教你破解

(圖/shutterstock)

 

.                                                                           

 

在文章開始之前,

想先請大家搭乘時光機

回到 2011 年的 6 月 3 日

並閱讀當天的一則財經新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試著合理預估擎亞(8096)損益

「三星在台主要代理商擎亞(8096)

受到旗下大客戶宏達電(2498)持續推出新機,

帶動業績與股價表現,

擎亞受惠於宏達電出貨量的成長,

今年營收將可望有 5 成的成長空間,

法人也認為擎亞今年有望

繳出每股盈餘逾 7 元的成績,

其業績及股價表現皆與宏達電業績連動性高。

此外,法人季底作帳行情啟動,

也帶動擎亞近期表現,

今日盤中漲幅一度逾 6% ,

在多空對峙的情況下,盤中漲幅拉回,

待仍穩站周線之上,成交量明顯放大。」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

大家想必會認為現在宏達電都那麼慘了

擎亞的狀況應該也不會像

新聞中所說的這麼樂觀

確實,擎亞的股價現在也在低點震盪

從當年的 70 元左右現在僅剩 15 元

但當 2011 年宏達電尚在高點的時候

相信一定很多人對這則新聞會有很高的接受度

本書的作者便要教我們

如何利用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

合理推估全年損益

並戳破新聞的謊言

 

 

小學三年級數學的財報拆解過程:

(一)

擎亞 2011 年第一季股本為 8.95 億元

而第二季又辦理現金增資一千萬股

因此到年底時股本會變為 9.95 億元

(假設去年盈餘完全用於現金發放)

 

(二)

在股本 9.95 億元的條件下

每股盈餘若要達到 7 元,那就表示

全年公司稅後淨利要達到 6.97 億元

(即 9.95 億元乘上 0.7)

若扣掉擎亞第一季已發生的稅後淨利

0.85 億元,那麼擎亞在接下來的

第二季至第四季就必須賺到

稅後淨利 6.12 億元(即 6.97-0.85=6.12)

 

(三)

如下表,過去兩年(2009~2011)來

擎亞的單季稅後淨利率

約在 -0.33% 到 2.02% 之間

且最近三季已經有逐步下滑的趨勢

因此我們就假設擎亞公司今年(2011)

第二季至第四季的平均稅後淨利率為 1.02%

 

(四)

若第二季至第四季要賺到

稅後淨利 6.12 億元,

以假設的稅後淨利率 1.02% 為計算基礎,

來反推擎亞公司必須達成多少營收水準(如下表),

我們算出擎亞 2011 年第二至第四季的

合計營收必須達到 600 億元,

才能賺到 6.12 億元

 

(五)

再看下表,擎亞今年(2011)

4 月的營收已經公布為 35 億元,

所以若要達到第二至第四季的 600 億元

合計營收目標的話,那麼接下來 5 至12 月

總營收必須要衝高至 600-35=565 億元,

換句話說,從 5 到 12 月的這 8 個月中,

擎亞每個月平均要賺 565/8=70.6 億元

 

(六)

別開玩笑了!

擎亞公司的每月營收

好不容易才從 2010 年每個月 15~20億元

爬到每個月 35 億元的水準

現在要直接到達 2 倍的 70億元

怎麼想都是不太可能達成的事情

 

(七)

因此,全年 EPS 7 元以上

根本是很難達到的事情

新聞稿上所謂法人的估算實在過於離譜

 

(八)

以樂觀的角度估計,

假設擎亞公司從 5 月開始,

每個月的營收都可以維持 30 億元左右的話

(這已經是營收年增率高達 60% 以上的樂觀估計了)

則 2011 年後面的三季營收為 270 億元

(即 30 億*9 個月=270 億元)

以稅後淨利 1.02% 計算

後三季的稅後淨利為 2.7 億元

再加上第一季已經認列的 0.85 億元

全年頂多 3.55 億元,

以現金增資後的 9.95 億元來算

EPS 樂觀估計也不過才 3.56 元

 

而報紙卻誇大到了 7 元以上

又不願意說明根據為何

而且以 EPS 3.56元、

2011 年 6 月 3 日股價 68.5元來計算

本益比高達 20 倍

以一家半導體代理商掛牌公司而言

也是偏高的數字

 

 

結論

作者在章節最後有提到

擎亞後來 2011 年第二季至

第三季平均稅後淨利率為 1.09%

與作者預估的 1.02% 相去不遠

EPS 最後為 3.72元,

也與作者預估的 3.56 元相近。

 

看到這裡我們便不難發現

不管是電視新聞或是報紙

上面的報導往往有不少是過度誇大

甚至是把黑說成白的

而面對這麼大量的資訊

我們能做的就是看出可疑的數據

並利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去拆解它

說難其實也不難

重點就是在能夠理解各項

財務數字的意義以及相對應的四則運算

如此一來才不會被新聞騙得團團轉

投資,還是靠自己最好。

 

 

檢視財報不需要太複雜的數學

熟悉了大家都能看出其中的奧秘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建議你看這本書
 

財務自由的世界

 

作者: 黃國華     出版社:先覺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