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雙薪夫妻年繳保費 35 萬!買儲蓄險存錢...錢沒存到,卻「負債」?

安睿宏觀理財顧問團隊

安睿宏觀理財顧問團隊

  • 2017-11-09 10:39
  • 更新:2018-07-17 09:32

真實案例:雙薪夫妻年繳保費 35 萬!買儲蓄險存錢...錢沒存到,卻「負債」?

(圖/shutterstock)

 

.                                                                                                                                                                                                                                                                                                                                                                                                                                                                                                                                

 

阿富與小蕙結婚 9 年,育有一雙兒女,

阿富是知名購物網站的平面媒體設計。

婚後二人都持續有工作,

維持雙薪收入,家庭財務還算平順,

直到第一個寶貝廷廷出生後,

小蕙離開職場,在家專心帶小孩,

家庭收入從雙薪變成單薪,

一開始因為過去有存下一些錢,尚可應付,

可是去年第二個寶貝琦琦誕生後,

靠一份薪水要養活一家四口,

還有高額的保費要繳,

財務持續惡化,壓力越來越大,

內心的恐懼也越來越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年繳保費高達 35 萬元

雙薪 -> 全職主婦,開始入不敷出

因為 2 人很重視保險

陸續幫家庭成員買了許多終身壽險

終身醫療險及癌症險的保單

而且聽說:『儲蓄險有強迫儲蓄的功能』

所以也買了一些儲蓄險

希望透過儲蓄險來累積家庭資產

一度讓家庭的年繳保費高達 35 萬元

這在雙薪收入的時候

倒不覺得有很大的壓力

只當是逼自己存錢

但是自從小蕙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後

家裡多了人、少了收入,財務壓力越來越重

已到繳不出保費的地步

為了降低支出,也解約了一部份保單

但還是入不敷出

最後只好借保單貸款來繳保費

 

買儲蓄險為存錢

没存到,卻反多負債

想當初會買儲蓄險是為了多存些錢

結果這幾年不僅没有存到錢

反而還負債不少,幾年下來

夫妻都明顯感覺到財務狀況越來越糟糕

為了避免財務持續惡化下去

夫妻倆決定尋求協助來改善財務困境

趁早還清貸款,脫離被錢追著跑的困境

並且希望在調整的過程中

家人的風險保障依然足夠

 

阿富家庭的保險有 3 大問題:

1. 花很多錢買保險

但保障明顯不足

阿富與小蕙過去雖然花了很多錢買保險,

但是大部份的風險,還留有很大缺口,

尤其是阿富本人,是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

一旦發生事故,財務危機勢必更加嚴重。

 

 

2. 錯把保險當投資工具

因為把保險當成存錢的工具,

所以買了許多儲蓄險,

但是高保費、低保額的特性,

讓家庭保障無法滿足,

更因為高保費支出,

造成入不敷出的財務問題。

 

 

3. 利用保單借款繳保費

並把保費由年繳改為月繳

因為繳不出保費,

只好拿保單去借款來繳保費,

並且將原來年繳方式改為每月繳費,

不僅讓保單年繳總保費增加,

還增加保單貸款的利息支出,

大幅侵蝕掉原本儲蓄險所能帶來的儲蓄效益。

 

子女扶養期間還很長

人生處於高責任期階段

因為子女年齡尚小,扶養期間還很長,

又希望給全家人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人生處於高責任期階段。

家庭生活費、子女教育金、

貸款等各項開銷,經濟壓力大。

 

1. 首重「經濟支柱」

-> 身故及傷殘保障

保險首重經濟支柱的身故及傷殘保障

如發生事故,可扶養子女至成年

或繳清貸款並留下一筆數年的家庭生活費。

 

2. 其次看「健康保障」

其次是健康保障

減輕家庭經濟支柱因疾病住院醫療

而造成收入中斷的財務損失。

雖然小蕙目前並未負擔家計,

但仍希望為家人準備保險,以防萬一。

未成年的廷廷與琦琦並不負擔家計,

没有身故保障需求,

保障重點在於防範因疾病

或意外傷害造成的醫療費用。

由於目前家庭財務已是入不敷出的情形,

保費只能減少,不能增加,才能減輕財務壓力,

基於此,應該先從既有保單下手,

先把不適合的保單減除,降低保費支出,

再購買高保障、低保費的保險商品,

滿足保障需求並降低財務負擔。

 

《建議 1》

減除高保費、低保額的保單,

還清保單貸款,空出保費

因為實在已無力再增加保費支出,

所以只能先把不適合的保單給減除,

這樣才能空出保費來,

再購買適合的保單,

並且利用解約金還清保單貸款,

還可降低利息支出。

 

《建議 2》

以低保費、高保額的定期型保單

補足部份缺口

夫妻倆原先較注重的是

重大疾病及癌症醫療的保障,

身故保障反而排在後面,

但針對他們目前的狀況,

家庭收入全靠阿富一人,

因此建議阿富應該先將身故保障補足,

再視能力增加其他不足的保險,

並且以符合需求

又能把錢花在刀口上的險種為優先選擇。

 

《建議 3》

改變繳款方式

小動作,大省錢

月繳、季繳、半年繳的保單繳款方式,

都比實際年繳的費用要高,

換算成年繳之後,

可為自己省下不必要的浪費。

 

保單經過調整後

約可拿回 60 萬解約金

年繳總保費也降至約 22 萬元

保單經過調整後,

大約可拿回 60 萬的解約金,

優先償還保單貸款,

其餘保留作為家庭緊急預備金,

保障滿足度都至少提高到 70%,

年繳總保費也降至約 22 萬元。

不但負債減輕了,保費支出變少了,

保障變高了,現金流也由負轉正,

家庭財務重新找回平衡點,

讓夫妻倆對未來又重拾信心了。

 

 

案例啟示:

民眾買保險多有 3 迷思

阿富一家的保險問題,

其實也是許多家庭的縮影,

能看到許多人買保險的迷思:

 

1. 把保單當作儲蓄工具

不代表就能存錢

把保單當作儲蓄工具不代表就能存錢,

許多人為了『強迫儲蓄』,

買了長年期的儲蓄險保單,

卻没有考量未來是否有能力

長期繳付這筆保費,

如果不行,中途解約可能會產生部份損失。

 

2. 購買不符合『保障下一秒風險』

的終身型保單

購買不符合『保障下一秒風險』的終身型保單,

基於希望把保費給領回來的觀念,

總覺得買『終身型』比較划算,

完全没有考量財務能力是否可行

及通貨膨脹對數十年後理賠金額的殺傷力,

如果保費預算不是很充裕的情形下,

還是應該考慮先滿足當下的保障為優先,

畢竟,明天與風險,你永遠不知道何者會先到?

 

 

3. 使用保單貸款、保費月繳化

使用保單貸款與保費月繳化,

由於絶大部份的保單貸款利率

會高於保單收益率,

使用保單貸款等於會增加支出。

保費改為月繳,

該保單的總繳保費會比年繳多出 5.6%

(半年繳多 4%、季繳多 4.8%)

二種作做都會令原來已經惡化的財務狀況,

更加雪上加霜。

 

追蹤FB粉絲團,

即時學習更多保險小技巧!

 

保險對夠好

一場講座擺脫窮忙保單

▶▶台中場

一窩蜂的跟買熱門產品,到底對還是不對?

保單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一堂課解決您的煩惱!

30年經驗的保險專家來告訴您,

保險怎麼買到對、夠、好?

12/2 台中場報名連結

 

從 A 到 A+ 的顧問職涯路

▶▶台北場 / 台中場

想成為專業的理財健診師嗎?

台灣唯一!

IFA 獨立財務顧問產業說明會!

讓你的金融職涯更上一層!

12/8  台北場報名連結

12/15 台中場報名連結

 

 

安睿宏觀理財顧問團隊

安睿宏觀理財顧問團隊

安睿宏觀成立於1997年,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協助客戶達成理財目標、實現理想生活品質;相較於大多數的理財顧問談論的第一件事都是金錢,安睿宏觀是從 ”人” 的角度出發,您的夢想、期望以及最想擁有的生活方式,才是我們最關心的重點。 安睿宏觀的理財服務著重於家庭財務規劃,包含收支管理、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子女教育、購屋計畫、退休計畫以及稅務規劃。 更多資訊,請上http://www.azsinopr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