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7-10-19 11:27
  • 更新:2018-07-17 15:00

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圖/shutterstock)

 

 

做著死薪水的工作,

感覺自己漸漸跟不上時代了...

前幾天回老家,

和幾個很久不見的哥們吃飯。

他們中的多數人,

大學畢業後,因為父母的期待,

也因為自己對安定的渴望,

考了公務員,從此一直規矩地待著。

年薪不高,

大概一年 10 萬塊 (約台幣 46 萬),

只能算吃穿不愁,

在當地買了套房,

這一輩子都不敢有大動作了。

老婆說想去國內旅遊,

都得精打細算好幾天。

女兒說想留學,

把他嚇個半死。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樣的生活,雖然安穩,

但總覺得有些不夠。

酒桌上,有人對我說:

「還是羨慕你啊,

我們這些拿死薪水的,

活得太小心了。」

這些年,

他們不是沒考慮過離開。

也曾有機會在召喚。

但前怕狼,後怕虎,

他們不敢放棄,

也不敢輕易冒險。

畢竟,

拿死薪水的工作,

也是周遭人認為的「體面工作」。

就這樣一蹉跎,

10 幾年過去了。

 

10 幾年在當今時代裡,

意味著 Nokia 已經倒閉了、

蘋果已經出到 X 了、

八年級生都被視為中年人了、

離婚率高到令人瞠目結舌了、

自媒體人一年賺幾千萬已經是常事了、

不少八年級生都已經融到了第二輪資金…

一同學說:

「太快了,感覺我們都快跟不上時代了…」

 

穩定的工作沒有壓力,

卻會扼殺你美好的未來

穩定的工作像是一個避世之所。

你身處其中,

無風無雨無壓力,如仙人般逍遙。

但是,

這種生活是一把雙刃劍。

它給你安全感,

也必然剝奪你的可能性。

你很可能到了退休時,

年薪還是十幾萬,

甚至都跑不贏通貨膨脹。

在網路經濟的浪潮中,

每月幾千塊的死薪水,

變得越來越雞肋。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但是,你不會離開。

因為「穩定的工作」

還有一種神奇的本領,

將你的意志馴化。

你會由反感、不適,

到接受、適應,

到成為它本身。

 

 

所謂的穩定,

正在困住你的生活和未來

因為農耕社會的需求,

年輕人和父輩們在擇業時,

都會以「穩定」作為第一參考因素。

因為,風險少,

意味著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但這種思維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了。

風險少,意味著增幅少。

增幅少,意味著敵不過通貨膨脹。

敵不過通貨膨脹,

意味著財富貶值和資產虧損。

 

享下班】粉絲團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享受生活從現在開始!

 

死薪水的緩慢呆板,

已不適合爆炸成長的商業社會

在網路商業盛行的今天,

一切都以高頻的方式出現,

人與人的交流,

產品的更迭,

交易的產生和擴張,

都在指數級誕生和增長。

這樣一來,

死薪水的緩慢呆板,

就不再能適合這個新型的商業社會。

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

你靠工資,已經買不起房。

因為,工資是線性增長的,

而房價卻是指數級增長。

所以,線性增長的工資,

其實限制了你的可能。

而最糟糕的是,

你在其中投入太多沉沒成本,

想停損,非常難了。

 

工資越死,

意味著創造性和可能性越低。

你在一個辦事員的崗位上幹到老,

每天就是填填表,

整理整理資料,

替代性過高,

任何人都可以勝任,

你的薪水自然無法高漲。

但如果你是獨一無二、

貢獻無人能及的一個人,

薪水的提升就是理所當然。

 

死薪水的一大特點,

就是你優也好,劣也罷,

在這裡全都一樣,

全發一樣的錢。

這種勞動回報方式,

必然使人的創造性下降,

惰性呈指數提升。

 

「我做了也是 5000 塊,不做也是 5000 塊,

那我為什麼要做?」

「反正大家都是上完班就走人,那我也是。」
 

如此一來,

整個行業都會因為

不冒險、不進取、不改變,

變得越來越萎靡,

整體職場風險指數越來越高。

這時,所有人都會面臨危機。

 

 

死薪水不再是一種職業保障,

反而是一種職業陷阱

90 年代職工下崗,

在那片哭天搶地中,

稀缺性強的人,

馬上找到生路。

缺乏技能、資本和頭腦的,

則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貧窮和掙扎。

而在如今,

針對穩定工作的改革也已經開始。

他們面臨越來越多的監管,

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制約。

籠子關著,手捆著,

能改變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可能性越低,

稀缺性越低,

抗風險能力越差。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說,

死薪水不再是一種職業保障,

反而是一種職業陷阱。

死薪水不值得驕傲

永遠有危機感,永遠有能力

 

在新舊交替的衝擊下,

要不斷學習新事物,

不要故步自封

我以前在報社時,

認識一位中層領導。

她那時混得很好,

在單位裡受人敬重,

在單位外受人歡迎。

但是,她一直有一種危機感:

「現在網路上說的東西,

我好像越來越不懂了。」

但她不是故步自封的中年人。

她在這種新舊交替的衝擊中,

打開自己的思維,

去學習新理念,

研究年輕人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後來手機來臨,

許多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

更是被衝擊得支離破碎。

她眼睜睜看著傳統媒體成為明日黃花,

再也不是大眾寵兒,

於是,她果斷放棄她的死薪水,

和朋友合開一個文化傳媒公司,

憑藉她對傳播的敏感和出色的專業能力,

做得風生水起。

 

 

只有為自己賦能,

才能在急遽變化的社會生存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飛速發展。

快遞員可能被取代,

律師可能被取代,

作家可能被取代,

甚至專業技能更高超的工種,

都有可能被取代。

在未來,人人都可能是下崗者。

那麼,還在拿著死薪水的我們,

該如何去應對這個殘酷的未來現實呢?

 

你只有為自己賦能。

令自己更與眾不同,

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響力,

成為一個有光輝的個體。

做到這些,

時代無論如何發展,

你都有很大的概率能抓住機遇,

完成財富的積累。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轉載自 水木文摘,原文 於此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Sindy)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