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片截取自:MC
作者:智先生
前幾天,我看到有一篇文章
在抨擊大學裡的學生會,觀點新穎而獨特。
作者認為很多官僚作風已經蔓延至學生會,
從幹部到會長形成了一套典型的權力語言體系。
文中還提到,學生會就如東施效顰,
缺乏了官場上最核心的權和錢,
導致每個沉浸進去並刻意模仿官僚作風的學生,
在外人看來就像是玩雜技的猴子般幼稚可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置身事外的態度,
是「出淤泥而不染」嗎?
這篇文章出來之後,受到的輿論褒貶不一,
我身邊有不少老同學看完後,一臉地幸災樂禍,
慶幸當初沒有進入學生會這個「大染缸」,
得以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狀態。
確實沒有掉進大染缸嗎?
我細想,他們好像真的沒有。
不僅如此,其實在一些人眼裡,
枯燥的課程不聽也罷,乾脆蹺課就好了;
期末考試只是敷衍而已,作弊就行了;
專業執照拿再多也沒用,反正企業只會壓榨,
就別瞎忙、折騰自己了。
於是,他們聰明地騰出大量空餘時間,
一邊鄙視那些泡在圖書館的學霸,
一邊耗費所有精力花在娛樂上面,並樂此不疲。
現在越來越多人
把混吃等死 合理化了...
這不是個例,如今大學生
抱著這種心態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混吃等死的狀態,從大一就開始了。
在以前手遊還沒風靡的時候,
至少每個人在課堂上還有心思去聽。
更奇怪的邏輯在於,
他們誤以為掌握了學習的真相,
讀懂社會黑暗,便假裝成
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模樣,
開始了混吃等死的生活。
每天只是在宿舍和餐廳之間遊走,
社交圈也趨於零,除了認識幾個外送員外。
他們討厭社交,渾濁的眼睛
仿佛看透人情冷暖,洞若觀火,
知道大學畢業後就鐵定各奔前程,
再好的關係也會鳥獸散,
現階段就沒必要趨炎附勢了。
這種想法看似理性,其實還真理性...
但這並沒有促使他們去改變當下,
只是順其自然地耗著時間,
或者說,這只是一種很好的頹廢藉口。
「有些人毫無作為,
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句話觸動到一部分人的痛點,
不少輿論會指向它的市儈和功利性。
然而我覺得這句話沒問題,正確的很。
人類的天性就不是開疆辟土,而是傾向於穩定。
當強迫人類主動尋找新鮮事物、改變生活環境,
這無疑會違反人類的原始本能,
更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因為改變意味著不可控。
有太多的人,包括我身邊有幾個朋友,
他們的夢想都只是想找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安安穩穩,這輩子平平淡淡地,也算到頭了。
現實中,在小城市裡,
依靠著人情關係,未嘗不能找到這類的工作。
尤其是女孩子,父母總盼望著她們能待在小城市,
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別亂闖蕩就行,
最好考個公務人員。
等年齡差不多了,嫁個好老公比一切都划算。
我的富二代好友,
生活過的優渥又安穩
談起生活安穩,我想起一件挺有感觸的事。
我從小認識的一個好友,他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家裡利用關係讓他進了某物流單位實習,
雖然薪水不高,但工作特別地清閒。
他會在臉書上經常發一些心靈成長的雞湯文,
然後配上在辦公室泡茶的照片,順便養了一隻貓,
主管也對他睜隻眼閉隻眼,這日子實在令人羡慕。
有一天深夜,我剛躺下準備睡覺,
看到他發了一則近況,
大致意思是說生活壓力很大,人生苦短,
對未來很絕望等句子,讓我看了很是詫異。
他的父母公司出危機,
生活瞬間 跌落谷底...
後來我才得知,
原來他父母的資金流通出問題,導致債臺高築,
最後逼不得已,只能變賣掉所有家產,
連他的私人轎車也拿去抵押了。
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肯定不好受。
直到今天,他的最新近況還停留在半年前,
而那條深夜的那則近況已經被刪掉了。
生活安穩,或許只是有人
在替你負重前行,
當父母有一天真撐不住的時候,
這平靜安穩的生活就像那泡沫般,一觸即破。
能夠混吃等死的工作,
是怎樣的感受?
在網路上有一個熱門的問題:
公司裡有太多混吃等死的同事,是怎樣的感受?
這問題一看就妙趣橫生,討論區也是一片熱鬧,
其中有一名網友這樣回答:
之前在一家做資料的公司上班,
老闆為了振(騙)興(取)文(補)創(助),
開了一個動漫部,我去做編劇。
當時的工作內容是一個月寫四篇短漫畫稿子,
一篇一千字,這個工作量的話,
怎麼說呢,如果我高興,一天就能寫完,
偶爾無所事事還會多送兩個給畫手,
只是畫手繪的速度很慢,
一篇稿子至少要畫一個月,
所以一個月四篇足夠用。
所以我一個月只需工作一天,
剩下的時間就是:發呆。
到底有多閒呢,這麼說吧,
在公司的一個月裡,
我完成了一部十一萬字的小說。
整個動漫部幾乎全部都無所事事,
我隔壁的同事,中午午休,
經常一覺睡到下午五點,
起來緩一緩,收拾東西下班,
我自己上午滑臉書,
下午寫小說,偶爾看部電影。
不管老鳥、菜鳥
大家只想著「混日子」
再往下看其它留言,
才發現這種工作狀態真不是個例,
許多人慶幸找到這樣一份空閒的工作後,
研發出了如何玩遊戲和看劇的竅門,並洋洋自得。
緊接著有很多人回覆,
紛紛跪求公司的聯絡方式,
是否還招人等等,熱鬧非凡,
畢竟人這輩子追求的
不就是舒舒服服地混吃等死嗎?
但是他們好像都忘了
財富自由和混吃等死的區別了。
還有的新人會跟著部門裡的老人一起鬼混,
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資格去這樣做。
只有混吃等死的員工
才導致了 混吃等死的工作
那些老人眼看著升職無望,
再熬幾年就要退休了,養老本錢也存好了,
混吃等死是非常得理直氣壯。
但是一群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
也跟著去瞎折騰,最後什麼都做不成,
只會面臨被辭退的危險。
其實他們還很年輕,卻過早地躺在舒適圈中,
自認為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腳卻停留在原地,沒有挪動。
就這樣,生活被混吃等死征服了。
但是這世上根本就沒有混吃等死的職業,
如果有,那一定是養老院了。
一個事實是,也只有混吃等死的人,
才能成就混吃等死的工作,
這裡的因果關係不能顛倒。
過於習慣 安逸生活,
便失去創造價值的能力
那些沒有創造價值的(混吃等死)崗位,
說句老實話吧,它必然是不長久的。
當整個公司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人,
如果沒有壟斷性資源或核心的競爭力(政策),
它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即便是有錢老闆帶著玩票的性質開公司,
也沒富到養一群豬一輩子吧?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子,
內心一旦接受了
「這工作就是混吃等死」的觀念,
心態上就很難跳脫出來,
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甘心被折磨。
偷懶過活很輕鬆,
卻讓人生 走向毀滅
當一個人忙碌了許久,
好不容易放個兩三天假,
徹底放鬆,精神自然飽滿。
當長期處於放假的狀態,
人生就容易喪失追求的方向,
精神開始貧乏。
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也不要只想著做最鹹的鹹魚,
因為一頹到底的人生
真的很可怕。
等有一天,你厭倦了混吃等死的生活,
才發現沒有改變的機會了。
混吃等死看似很簡單,
它除了吃飯,就無所事事,
似乎人人都能混吃等死,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混吃等死的風險。
混吃等死
是世界上最累的生活...
它從一開始就喪失了競爭力,
喪失了對未來的感知能力,
一旦面臨大的生活變動,
沒有金錢積蓄,這群人將會被優先擊垮。
不是說工作就是人生追求的方向,
但工作能為你追求人生方向提供了物質的保障。
所以生活確實很殘酷,
沒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就得讓出了自己的決定權。
如果連決定權都沒有,混吃等死的日子
終有一天會因生活窘迫而垮掉。
當然不用回避,啃老族就是混吃等死最好的狀態。
看似輕鬆的生活,
但內心卻是煎熬不已
有位網友說的好:
混吃等死很艱難的,每時每刻都感覺很長,
長到往往一個恍惚覺得自己熬不過去,
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簡單重複,
深陷在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
真相是:當想要實現自我的欲望出現時,
混吃等死的人往往會壓制這種欲望,
而壓制欲望所消耗的能量,
比做這件事情本身需要消耗的能量大的多。
你可以像豬一樣懶,
可是你能像豬一樣懶的心安理得嗎?
最可恥的是,混吃等死的人
還去嘲諷別人不如自己吃得好,這不是蠢就是壞。
對於身價不菲、追求生活安穩的人,
請自動回避這篇文章。
但對於大部分尚在搏鬥中的年輕人來說,
一旦放下對生活的掙扎,
未來將激不出任何的火花。
本文來自 智先生,原文 於此
版權歸對方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