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篇】萬點存股策略:4 位達人心法大公開

Money錢

Money錢

  • 2017-10-12 10:39
  • 更新:2018-07-26 14:33

【策略篇】萬點存股策略:4 位達人心法大公開

(圖/shutterstock)

.                                                                                                                                                                  

 

從「散戶指標」嗅出台股極佳時機

該怎麼把握機會?

台股這次站上萬點,跟 17 年前科技泡沫時的萬點不同

這次投資人普遍無感,從散戶指標「融資餘額」

可以嗅出端倪:台股 17 年前上萬點時,

融資餘額超過 4,000 億元,

這次的萬點目前仍不到 ...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次的萬點目前仍不到 1,600 多億元。

「今年是台股挑戰 12,682 歷史高點的極佳時機。」

這是成長股達人艾致富,

送給台股投資人的一劑強心針。

 

多數股價還在大盤 7、8 千點

沒有追高的風險

最壞的年代往往也是最好的年代,

就在台灣經濟停滯、實質薪資倒退之際,

這次台股站上萬點散戶興趣缺缺,

因此多數股票的股價還在大盤 7、8 千點、

甚至更低的位置,根本沒有追高的風險,

這也是投資高手嗅到的機會。艾致富分析,

今年來包括美國、德國、印度、印尼、

韓國等國際股市,陸續都有創新高表現

台股的基本面條件並不比這些國家差,

所以國際股市強勢,對台股應該有拉抬效果。

 

台積電(2330)鴻海(2317)

大立光(3008)領軍台股漲勢

其次,目前景氣處於相對低基期,

並開始緩步回升,景氣對股市而言是正向,

加上資金面仍然相當寬鬆,即使美國已進入升息循環,

但屬於緩升格局,且國內利率根本沒動,

資金短期內也不會有緊縮的問題,

上述條件皆有利股市發展。更重要的是,

台股這波漲勢幾乎是由台積電(2330)、

鴻海(2317)、大立光(3008)三巨頭領軍上漲,

許多股票根本沒漲,甚至反向下跌。

 

投資人鎖定成長股,追求超額報酬

這點可以從技術面的騰落指標

(上漲與下跌家數差值)看出來:大盤指數上漲,

但下跌家數比上漲家數多。這次台股攻上萬點,

但是許多股票還在低基期,

這也是下半年台股多頭的機會所在,

積極型投資人可以鎖定基本面、財務體質佳的成長股,

追求超額報酬而穩健型投資人,也可以重新檢視

值得中長期持有的優質存股標的。

 

文章繼續 ↓ ↓ 

存中鋼落伍了!

12 檔存股金雞母,馬上收藏,馬上收藏!

全台超商、書局 熱銷上市

<點我,線上立刻購買>

文章繼續 ↓ ↓ 

 

社區大學理財講師 謝晨彥

成長股挑選法大公開

包括基本面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等財務數字,

必須比前一年度同期上升,稅後盈餘也要成長

籌碼方面,投信、外資等法人持續買進,

且融資不增反減的標的最佳。他指出,

成長型公司有優異的基本面支撐,而業績、獲利成長

又能吸引法人買盤進駐,因此成長股往往基本面、

籌碼面、技術面都相當強勁,只要成長動能得以持續,

股價大多是呈現漲多跌少的多頭走勢。

 

成長股漲幅空間大
須留意波動風險較高

艾致富指出,成長股必須有主力與法人的認同,

尤其法人時時在尋找具有成長動能的新題材,

而現在新主力與法人的邏輯類似,

也在找尋成長股,不是像老主力時代,

用籌碼戰來決勝負。因此艾致富認為,

成長股應首重該公司所屬產業的成長性,

基本要求是未來 5 年的年複合成長率,

至少要在 2 至以上。

 

其次,成長股的營收、營業利益率都要成長

舉例來說,即使營收沒動,

原本營業利益率卻從 4% 變成 8 %,

本業獲利就能成長 1 倍,若加上營收也成長,

獲利成長幅度更大,不但本益比有提升空間,

股價更有機會倍數如果打算以少部分資金嘗試景氣循環股,

建議選在低基期、沒人關注時進場,

千萬別跟隨樂觀氣氛投資,

尤其這類股票每年股價高低差至少 1 倍,

波動劇烈,要特別留意。

 

 

大股東身分

決定基金能持有多久

此外,投資人也可留意大股東的身分,

如果有退撫、勞保等政府基金,或是國外退休基金,

代表這類公司雖然也受景氣波動影響,

但是這些操作保守的基金願意長期持有,

代表長線仍可提供不錯的收益。

 

算利教官楊禮軒

買進本益比 15 倍的標的

楊禮軒指出, 投資人可以觀察個別公司的長期獲利

(至少 5 年的平均每股盈餘),

以市場買進本益比約 15 倍為標準,

回推合理買進價格。當然,公司本身必須體質好,

且獲利有成長更佳。除此之外,

他還會用 2015 年 8 月股災以來的股票均價計算,

低於均價 1 個標準差以下,再下跌的機率通常不到 2 成,

以此當做不錯的買點。

 

越低的股價位置進場

占據越好的獲利位置

除了上述「擇股」原則外,

投資人也要注意「擇時」,在越低的股價位置進場,

就可以占據越好的獲利位置。不過要買到最低點、

賣在最高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很少人能辦到,

較佳的替代方式是,將手上資金分批買進,

或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布局,

中長期可以降低買進平均成本,

同樣可以提高投資報酬率。

 

 

想知道其他 2 位達人的存股心法

快訂閱本期專刊!

 

現在加入好友

各式財經知識 從此不再錯過!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存股專刊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靠「被動收入」過下輩子!

 

更多專家投資小撇步

請看 >>>  「2018 定存股專刊」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