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 申請前 必看 4 重點

Money錢

Money錢

  • 2017-08-31 20:59
  • 更新:2019-05-02 15:37

以房養老 申請前 必看 4 重點

(圖/shutterstock)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 加上少子化隱憂,

未來退休的民眾可能面臨有房無子女照顧的窘境,

因此銀行開辦的「以房養老」業務,

也成為民眾退休金的來源之一。

 

以房養老,主要適用於「有房子無現金」的退休族,

透過銀行貸款,將「不動產」轉化為每月現金流,

可作為生活費用。

目前開辦此業務的銀行有 9 家,

核貸案件有 1 千多件, 金額尚未超過 100 億元,

(編按:至 2018/3 已有 12 家,

核貸案件超過 2,400 多件, 金額超過 100 億元,)

規模仍小,不過有逐漸受到注意的趨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以房養老目前

大約可貸款房價的 7 成,

分 30 年逐月給付給貸款人。

舉例來說,如果房價 2,000 萬元,

可貸款 7 成是 1,400 萬元,若以 30 年給付,

每月可領 3.88 萬元。

另外,再按照累積貸款金額,按月支付利息。

 

以房養老,有 4 個問題需要考量。 

 

一、每月可領取金額會,

因利息增高而逐年遞減。

以房養老的概念,類似逐月向銀行借錢,

累積貸款金額越來越高,

例如,第 1 年每月貸 3.88 萬元,

1 年後貸款金額累積到 46.56 萬元,

10 年後累積貸款金額達 465.6 萬元。

需要繳給銀行的房貸利息也逐月提高,

扣除後每月可領到的錢逐漸遞減。

前述案例,一開始每月可領到 3.88 萬元,

但 10 年後可能 降為 3.1 萬元,20 年後更低。 

 


二、房貸利率變動,

可能影響每月領取金額。

目前利率水準低,約僅 2 %上下,不過利率是浮動的,

未來若利率水準升高,房貸利息也會上升,

扣除利息後每月可領取的生活費用,還會再降低。 

 

三、通膨率高低的影響。

若以 60 歲之後使用以房養老方案,

假設退休後可活到 85 歲,等於還有 25 年時光,

未來的這 25 年通膨率與生活費用如何變動,

原先預估的金額是否足夠,仍是不得不面對的變數。

 


四、可貸款金額與屋齡、

房屋價值有關。

雖然最高貸款水準可達 7 成,

但銀行還是會依個別狀況審定,若是屋齡過高,

或房屋所在地段非屬於蛋黃區,可貸款成數將打折扣。

以房養老提供有房產無現金的退休族資金週轉的管道,

 

但是從以上 4 大變數來看,

以房養老只能協助解決部分資金問題,

最好只作為備案,而不是主要的退休計畫。

自己老後生活

要三思而後行 勿衝動行事!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Eating)

 

想看更多,歡迎詳閱

《Money 錢》2018 年 12 月號第 135 期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