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掌管 3 萬公頃林地
他是台灣少有的樹醫生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樹醫!」
蕭文偉話一說完,時間凝結了幾秒,
突然,一陣爆笑聲禁不住地從我倆嘴裡飆出,
久久不停。眼前這位將周星馳電影《食神》中的台詞
運用得淋漓盡致的人,不似老學究難以接近,
談吐中總帶點戲謔口吻,很難想象,
他手中掌管著溪頭實驗林中 3 萬多公頃造林地、
是臺灣少數能幫樹木診斷的樹醫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甘被白蟻打敗
誤打誤撞走進醫樹世界
「我是先救樹、愛樹後才開始種樹,」
63 年次、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
「溪頭植物醫學中心」的蕭文偉,
毫不猶豫的為自己的救樹之路下了定義。
將時間拉回大學時期,身為家中最會唸書的孩子,
蕭文偉背負長輩期許,一路考進臺大。
不過,這位擁有最高學府光環的頑童坦言,
「當初根本不知道讀植物病理學系要幹嘛……」
被部隊長官派去救樹 開始樹醫之路
因為分發而一路「不務正業」的他,
面對全然無感的系所及未來出路的無助,
雖順利考取研究所,但仍選擇先服兵役,
慢慢思考職涯規劃。「由於是植病系畢業,
因此部隊長官就叫我去醫營區內被白蟻侵蝕的老樹。」
然而這對沒有實戰經驗的蕭文偉來說,頗為諷刺,
滿懷心虛的他,只好一直找書查證、問人,開始打底累積功夫。
蟑螂、蜈蚣還有老鼠
首次幫樹義診就嚇傻
「第一次幫樹義診,就讓我很挫折。」
自費新臺幣五萬元買機器、借電鑽,
驅車前往金山準備幫楠木清除腐朽部
當時樹木根部被水泥裝填,因此第一步就是去除水泥。
「手隨著電鑽劇烈震動,剛開始就有點受不了,
只好請同好接手,花了 20 多分鐘才將水泥層打破,」
出師就遇不利。「拿噴燈進行碳化,蟑螂和蜈蚣衝出來、
拿藥噴樹時,老鼠接著冒出等『驚嚇』,
讓我強烈瞭解理論和實務其實是不一樣的。」
大自然的震撼教育
他率性當起植病界的怪醫
回憶起這段大自然的震撼教育,
蕭文偉總是急促的語調慢了下來,
不自覺以手敲著眼前的木板桌,
似乎還有著千言萬語。
問起為何有餘力做這般吃力不討好的免費服務,
蕭文偉僅以一句「人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淡淡道出之所以能堅持下去的動力,
也因此閒暇之餘,總能看到他開著車走遍關渡宮、
北投、文山、高雄等地,
率性地當起植病界的怪醫黑傑克。
替 80 歲老翁醫治松樹
意外成為摯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曾經有位住在埔里的 80 歲王姓老翁
打電話來求助,原來,他與太太一同種下的松樹生病了,
以往夫婦倆時常坐在樹下聊天,而太太過世後,
松樹便成為他的精神寄託,
因此看到樹木有異狀,連飯也吃不下。
「我永遠記得,當我說樹木沒事時,
老先生整個放寬心的畫面,」
後來蕭文偉與老翁成為好朋友,
雖然過了幾年老翁離世,但只要路過,
必會到農場探望松樹,惜情可見一班。
1 人 2 身分 是教職也是樹醫
然而,除了到處看樹、醫樹,蕭文偉還有夢。
他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大學人員,
另一個則是為了「播種」而接的教職。
蕭文偉認為,樹沒有樹權,
有些人會因為擋到風水而將樹木攔腰砍斷、
在根部鋪水泥等,「沒有正確的生態觀念是最大的問題,」
因此他藉著課程帶大學生走向野外,
關注大自然的美,希望透過他們薪火相傳心目中的理念。
努力保持初心
樹木醫療政治將上路
訪談過程中,蕭文偉總一派氣定神閒,
但不時卻反問著,「樹醫是個行業嗎?」
他越來越瞭解,當醫療成為營利甚至是暴利產業時,
初心會變質,面對將上路的樹醫證照制度,
蕭文偉還是認為有其必要性,不過,
標準的制定、診斷費用合理與否、
政府下一步怎麼走,
他也正以社會觀察家的角度,
細細品味著。
天氣愈來愈熱
沒有樹木世界要變沙漠了...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靠「被動收入」過下輩子!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